一得之见

发布时间:2020-06-08 08:18:4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用活纪检监察建议做实日常监督

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以纪法刚性约束推动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是履行监督职能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职责,对提升日常监督质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有几方面问题尤需注意。

其一,建议主体要合法合规。纪检监察机关只能对其负责监督的部门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在“谁来提、向谁提、提什么、如何提”问题上,决不可麻痹大意。其二,建议事项要对症下药。纪检监察建议的事项要精准,必须全方位多维度“扫描”,沉下身子扎实调研,深入研究监督对象的工作职责、行业特性、多发性腐败问题,注重分析成因,直指病灶,对症下药,向监督对象列出“问题清单”,找准廉政高风险点。只有选准靶向,说透问题,才能提出务实管用的纪检监察建议。其三,建议内容要刚柔并济。纪检监察建议要直击要害、探究根源,全面发现、准确定性,让监督对象感到“辣味”十足,达到红脸、出汗、排毒的效果。与此同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治病救人、提醒教育上,综合考量监督对象实际情况,既彰显刚性力度,又体现柔性温度。其四,建议落实要标本兼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对责任“挂空挡”、整改“走过场”、落实“打折扣”等行为坚决问责,维护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还要督促监督对象深入查找制度机制上的短板、漏洞,让纪检监察建议既“医其受病之处”,又“塞其起弊之原”,起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的效果。(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  毛可斌)

确保巡察高质量需把握关键点

县级巡察机构是巡视巡察工作的末梢,必须更好发挥“探照灯”和“显微镜”作用,更聚焦、更靠近、更精准开展监督。

巡前明确方向。明确“巡什么”,选择与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关联度高、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巡察重点。明确“怎么巡”,健全完善省市县巡视巡察三级联动机制,针对同一系统、同一类型、同一专题同步开展巡视巡察;坚持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突出“专”的特点;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明确“谁来巡”,严格遵守“三个不固定”原则,根据巡察方向及人员特长合理分工,加强培训。

巡中精准发力。在发挥政治监督作用上发力,把“两个维护”作为巡察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发现贯彻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面开展“政治体检”;在贯通融合上发力,把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有效衔接起来;在重点人重点事上发力,紧盯“关键少数”,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紧盯脱贫攻坚、涉黑涉恶、民生保障中的腐败问题;在丰富巡察方式上发力,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巡察、延伸巡察及交叉巡察;在加强部门联动上发力,制定联动巡察方案,加强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在压实主体责任上发力,县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巡察工作情况汇报,按照点人点事点问题的要求,明确具体处置意见,定期上报处理情况。

巡后务实整改。巡察整改是“四个意识”的试金石,必须多方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确保整改结果让党和人民满意。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扛起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既要做到“当下改”,立行立改、真整实改、全面整改,又要做到“长久立”,深挖问题症结,推动建章立制,从源头上巩固政治巡察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优先办理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同时要把巡察整改纳入日常监督。及时做好整改情况党内通报和社会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对整改过程中群众依然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追责、及时处理,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于民。(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连大松)

调查研究要力求深实细准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明确要求“调研工作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要在思考上求深,为高质量发展“解码”。认真分析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牢牢抓住利好因素,思考解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密码”。在措施上求实,为群众脱贫增收“解困”。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老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现实困难,精准摸排企业招聘要求、招工信息,搜集群众就业需求、务工意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在对策上求细,为企业复工复产“解围”。精准细致摸排,看生产车间,问急迫需求,听意见建议,分门别类梳理研判,从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就业社保、房租减免等方面对症下药解难题,最大限度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在研判上求准,为上级科学决策“解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端倪看趋势,在复杂情况下摸清基本规律,在纷繁事务里抓住关键要害,精准研判对策措施,为上级科学决策开良方、献良策。在作风上求效,为自身本领恐慌“解惑”。坐在屋里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全是办法。要坚持群众路线,锤炼过硬作风,多到基层站所、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下深水摸活鱼”,把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答疑解惑、提能善政的过程。(湖北省仙桃市委办公室  李福鹏)

治理基层“微腐败”必须打“持久战”

“微腐败”被曝光时,常常因其事项之“微”与损害之“巨”的强烈对比引发热议。不少“微腐败”发生年代之久远,参与人员范围之广泛,巧立名目之狡黠,涉案物品之繁杂,令人瞠目结舌。腐败行为越是微小越是难以察觉,因此治理“微腐败”不能指望着发动几次“冲锋”、多打几个“歼灭战”,必须打久久为功的“持久战”。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查找短板漏洞,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督”等措施,不断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和可能,将隐藏在角落的腐败暴露在阳光下。纪检监察机关应针对“微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环节,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巡察工作规划,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作为巡察重点,精准打击“微腐败”,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纪委监委  李中军)

监督工作当有“全科”思维

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全科医疗以低廉的成本维护着大多数民众的健康。这种“全科”思维,也应当体现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工作之中,不能光盯着大案要案,也不能只重视惩治这一段,而应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监督触角。开展“全科”式监督,要防患于未然,既要及时救治“已病”,更要有效发现“未病”;不仅学会“坐诊”,更要经常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主动“出诊”。以问题为导向把脉问诊,找出“病根”,开出“药方”,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同时加强对监督执纪成果的分析运用,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真正实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  胡冬阳)

整治形式主义关键在“实”

形式主义顽疾久治不愈,其症候表现为内虚外华,正气不足,当从虚处着手,向实处发力。找问题摸实,着重精准。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查找问题、列出清单、予以打击,不断提高整治有效性。领导责任压实,保持高压态势。党委(党组)书记履行本地区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解决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层层传导压力。下沉基层查实,把握关键点。基层对形式主义之苦感受最为深刻,群众对形式主义之害见证最为直接,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里话,从而了解真要求,找到突破口。(湖南省安乡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吉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