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日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始复工后首批春茶的采摘。作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结合茶园优势,开展产业扶贫,吸纳贫困妇女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带动当地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
图为2月27日,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茶园内采摘春茶。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下图:贵州省榕江县污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家祥组织村民抢抓农时,管护脱贫产业,为增收打好基础。图为村民在板蓝根苗圃地除草。
杨成利 摄
国务院扶贫办最新统计显示,继去年底西藏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后,截至今年2月底,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湖南、海南、重庆、陕西等8个省市的所有贫困县已宣布脱贫摘帽。
这意味着,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国仍在脱贫攻坚的既定轨道上坚定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
当前,脱贫攻坚剩余任务中的贫困底数已经很清晰,下一步仍旧要坚持精准方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一份“云档案”的建成
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词越来越多出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悄然升级
“张某某,家中3口人,耕地面积3.6亩,住房面积110平方米,砖混结构,已通自来水,2016年识别为贫困户,因病致贫,妻子患有糖尿病……”打开陕西汉中“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点击“我的帮扶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以及最近动态一目了然。通过这个系统,全市扶贫干部收集贫困人口各类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为全市23万户6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起了到户到人的“云档案”。
“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是贫困户脱贫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如何才能做到实时监测,重点关注,不漏一户?”面对这一难题,汉中市扶贫办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引入“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进入系统,查看“汉中市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指标筛查中心”,各项筛查选项中,“AI房屋识别”“AI饮水识别”两项格外引人注意。
“AI房屋识别”选项有“识别为土木结构、国扶办住房达标”“识别为土木结构、无易地无危改”等8个标准。同样,“AI饮水识别”也有“识别为疑似非集中供水”“识别为疑似取水环境较差”“识别为很好”等6个标准。每个标准包含所有符合该选项的贫困户“云档案”,并配有照片。
“这些照片由7万帮扶干部采集上传、分类标记。经过一定‘训练’后,系统就会自动对照片进行筛选过滤,目前准确率达到85%以上。”汉中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位贫困户数据集成后,这些微观信息便形成了“贫困对象分布云地图”,点击即可查看村类型、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脱贫计划、户基本情况等各类帮扶信息。
精准扶贫离不开数据精准。用好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识别等互联网技术,对扶贫对象精细化识别,对扶贫项目、资金、措施精准安排,对扶贫成效精确管理,解决“不知道帮啥”“帮扶不扎实”等问题,通过精准有序,实现效率翻倍。
一趟“小慢车”的坚守
如果先进的高铁是中国的大动脉,那么“小慢车”就是毛细血管,为中国最细小的细胞组织提供营养
在四川大凉山的深处,有一趟非常特殊的列车,被当地人称为“小慢车”。“小”是因为这趟车全程只有353公里,而“慢”是因为高铁1个小时就能跑完的车程,这辆车却要朝发夕至地跑上9个小时。
“小慢车”车次编号是5633/5634,每天对开一列,横穿四川凉山州最贫困的地区,其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是沿线那些小站上唯一一趟停靠的列车。大家都管“小慢车”叫“移动的集市”,很多老乡们坐着“小慢车”,把自家的农副产品卖到附近镇子的集市上,然后买上粮食、水果、日用品回家。
直到今天,“小慢车”的票价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标准,最少只要2块钱,全程也只要25.5元。货物不收钱,禽类、水果、蔬菜和编织品都允许上车。也正因此,村民们自家产的农副产品才有了利润,但是铁路总公司每年要为慢火车提供亏损补贴1000多万元。
2020年,中国虽早已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在全国各地,仍然保留着80多列类似的慢火车。它们连通了山里和山外,有的是当地老乡们看到外面大世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有的为大山里的孩子们上下学保驾护航,有的为深山里不为人知的美丽风景带来游客……近些年,不少慢火车还开始搭建起“乡情列车”的信息平台,乘务员收集汇总沿途各地的赶集日和购买需求,帮沿线困难群众销售农副产品,成为乡亲们的“致富专列”。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在大凉山等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市场活力不高的深度贫困地区,百姓最需要的不仅是直接给予物资帮助的“输血式”扶贫,而是能够发展起自家产业渠道的“造血式”扶贫,是山里与城里之间能够流通起来,让自家的产品走出去。只有切实符合贫困群众需求的帮扶,才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一间“绿色银行”的出现
因地制宜,才能让脱贫效果最大化,这是中国脱贫传奇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的大石砬村,68岁的刘宝才正在村里的林子里巡看。既要防火,也要查看树木的长势,作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这是他的例行工作。
大石砬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地处坝上地区,海拔高,一般的经济作物和果树在这里难以生长。2018年,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工作队确定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路。在机制上大胆创新,在村里成立了林木种植合作社,并成功申请了河北省首个合作社造林项目。
“种树可咋赚钱嘞?”起初,刘宝才一脸疑惑。不久后,他就收到了合作社的用工消息。两年的时间里,工作队先后实施了合作社造林项目、坝上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等。不仅合作社的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村民和贫困户获得分红,还增加了就业机会。
昔日山沟沟里不起眼的绿树,如今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800亩生长老化的杨树通过技术改造后,重现生机和绿色。而樟子松嫁接红松后,500多亩地里每年可收获红松的果实——松子,成为今后村民的长效收益。
如今的大石砬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3.8%,相继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和“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等称号。绿色资源正转变为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到访大石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2020年,工作队为村子精心规划了适合坝上地区的金莲花种植项目,既可旅游观赏,又可制茶增收。与此同时,配套的民宿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是一把金钥匙,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不同,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更好地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关键也是抓住“精准”二字。适合种什么、养什么,有什么地区环境优势,有什么短板缺陷等问题,都需要提前想明白、考虑清楚、规划妥当。2020年,在项目安排精准的前提下,拓展新渠道、借力新技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将激发出更大活力。
一支“背包工作队”的出发
精准派人,才能精准扶贫。深度贫困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
“我志愿加入‘背包工作队’……不夺取攻坚战最后的胜利决不撤退!”2月20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度贫困总攻出征仪式在泸水市六库镇举行。随后,100名着迷彩服、背迷彩包的“背包工作队”队员,戴上口罩奔赴未脱贫的80个贫困村。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
“我曾经在村里当过两年的第一书记,熟悉农村工作,又懂民族语言,听到要组建‘背包工作队’,第一时间就递交了请战书。”怒江州扶贫办张勰说。
目前,云南剩余贫困人口11.9万户、44.2万人。2020年将成立省市县三级督战小组,目前已组建16个省级挂牌督战小分队。督战小分队将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等重点问题,确保县乡村干部、驻村队员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做到户户清、村村清。并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精准施策,严格执行贫困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实现高质量脱贫。
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氛围越发浓厚。尤其是剩余冲刺脱贫出列的县,在整合统筹人力资源、保持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干部下沉力度步步加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把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班子战斗力不强的贫困村,把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基础薄弱的贫困村,把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的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对了、派准了、责任担起了,才能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脱贫奔小康的路。(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