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昭通市委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胡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在“清廉昭通”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迅速获得了5.7万的阅读量。
民心恨腐,发展需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强高压、重遏制、长震慑,“老虎”“苍蝇”一起打。去年,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1616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209人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群众点赞。
体制改革,激活纪检监察战斗力
2017年11月23日,市委常委会按照市委书记“严格遵循中央和省确定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狠抓落实”的要求,专题研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2月7日,昭通市监察委员会完成挂牌。同年2月14日,全市12个监委组建完成,昭通开启反腐新篇章、纪检监察工作迈入新阶段。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深入推进,全市划转编制175人,转隶干部138人。监委成立后,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市纪委监委设内设机构从14个增加到了18个,其中增加的4个均为执纪监督审查部门。
2月7日,市监察委员会组织召开干部大会,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培训机制,打造一支懂纪懂法、守纪律讲规矩的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实现编合心合力合。”市纪委监委积极组织部在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政治、业务培训,以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促进队伍深度融合。
市纪委监委先后制定《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专题会议事规则》《市纪委常委会、市监委员会议事规则》,修订完善《机关内部事务管理规定》《公文行文办法》等22项刚性制度,有效规范了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职能职责、工作流程、运行机制,深度融合,努力实现“1+1>2”的增值效应。
市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推进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市纪委向市级党和国家机关派出纪检机构26个,在注重机制的基础上强化作用发挥。去年,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组发现问题13个,退缴资金3.8万元;派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组收缴违纪资金12万元,清退多发的津贴补贴2.19万元……
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后一公里”的冲刺中,市纪委监委以建立纵向调度、横向协作、整体联动、高效协同的片区联组协作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出台乡镇纪检监察片区联组协作工作指导意见。目前,水富市已列出时间表,拟向镇(街道)派出监察室;镇雄、巧家、永善、绥江等县,通过业务培训、交叉巡察等方式,促使监督“触角”逐渐向村“两委”延伸。
高压反腐,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使命呼唤担当,责任就是压力,新班子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才能无愧于组织的关心、人民的信任、社会的期盼。”市监察委员会班子及新任内设机构负责人集体谈话会议上,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说道。
2018年4月20日,市民宗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童成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月11日,云南农垦昭通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副董事长徐克平接受监察调查;8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原副主任李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9月17日,市交通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平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条条审查调查消息的背后体现了市纪委市监委保持高压惩腐的强烈决心,不断释放反腐败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监察体制改革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三类重点”,紧盯“关键少数”,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减存遏增、提质增量效果明显,有效推动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市纪委监委不断拓宽信访举报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信访举报“主渠道”“晴雨表”“情报部”等。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和处理信访举报4478件次,上升19.86%。
组织开展执纪审查大清理、案件质量严评查,严格规范审理流程,严把案件质量关口。不断健全案件移送管辖、制定办理案件两个提前介入制度,审查起诉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加强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衔接,反腐败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去年,市纪委市监委共立案648件、同比上升6.8%;查处市管干部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27人,同比上升28.6%;党纪政务处分717人、同比上升25.3%。
专项治理,增强群众在正风反腐中的获得感
2018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始着手,推动解决一大批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群众身边的腐败与作风问题。
坚持把监督检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情况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重申“六个严明”,划定“二十四条严禁”,明确“二十六个不得”,盯紧重要节点,狠刹不正之风。2018年,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0个、处理38人,党纪政务处分28人,通报典型案例4批次13件14人。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去年,共接待来访群众4730批7862人次、接听群众来电3724件次;运用群众诉求“五级联动”监督平台督促各级各部门受理群众诉求45550件、办结45409件,满意率达95%;处置问题线索1616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209人次。
积极落实“阳光扶贫”“廉洁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市纪委监委坚持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借助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不断深化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基层“微腐败”专项治理,抓住线索处置、专项检查、问题查处、典型曝光、机制建立等重点环节,以雷霆之势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对11个县(市、区)和市直重点部门多轮次脱贫攻坚纪律作风抽查检查,发现问题137个。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市纪委监委对扶贫领域纪律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排查问题线索812件,查处违纪问题196个445人。实行“零积压”,快查、快办、快处上级转办件,办结上级转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89件,市纪委直查直办典型问题12个。强化曝光震慑,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件22批次105个问题176人次。
聚焦扫黑除恶,精准识别、精准研判,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毫不手软,梳理排查问题线索61件、立案审查调查5件;查处威信县公安局原副局长万赟等人涉黑涉恶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联合执法、司法机关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1个,查办“保护伞”案件3件5人,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目标任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强化担责尽责,从严追责问效。去年,纪检监察机关共问责工作不实、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等单位83个、领导干部746人,以问责倒逼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市纪委监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灾后重建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深化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
“紧盯‘关键少数’,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唤醒被巡察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2018年初,市委对巡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年来,市委通过不间断的3轮巡察完成对29个市直部门、3个县(市、区)的“政治体检”,发现问题362个、问题线索66条。至此,本届市委巡察全覆盖已达80%。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使巡察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市委修订了《昭通市委巡察工作实施细则》,制定了《昭通市巡察工作规划(2018年—2021年)》,旗帜鲜明提出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巡察工作根本政治任务,确定了未来五年全市巡察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努力形成系统完备、务实管用、规范高效的巡察工作制度体系。为此,市委巡察办积极创新方式,先后印发了《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市委巡察组工作规则》《市委巡察工作督查暂行办法、巡察工作公开暂行办法》等系列相关制度,推进巡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巡察工作质量与效果“双提升”。巧家县巡察联动,纵横发力,确保了监督无盲区;水富市对全市2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开展全覆盖专项巡察;威信县将巡察“触角”延伸到村社,对破解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进行了积极探索。
定位指引方向。为推进市县巡察一体化,市委巡察办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到县市区调研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县、市、区巡察工作的业务指导,特别是巡察流程、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推动全市巡察工作“一盘棋”发展。当前,11县市区中至少已开展3轮巡察,水富市启动了第6轮巡察,大关完成全覆盖。2018年,11个县(市、区)共巡察党组织481个、发现问题5120个,推动查处了一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充分发挥巡察的利剑作用。
”如果巡而不察,察而不改,还不如不巡察!”在巡察利剑的使用上,市纪委监委既注重问题的发现,更注重问题的整改,进行多途径“回头看”、多措施抓落实,有效推进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落地见效。镇雄县挂图销号整改任务,签字背书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不悬空”“全见底”;昭阳区采取电话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移交问题线索办理到位;大关县在“回头看”的检查中,6人被约谈、4人被提醒谈话、2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被调离岗位、2个单位被下发重新整改通知。(虞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