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阐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时明确提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制度的高度,强调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落实到党治国理政上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党的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党章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章的这一规定深刻揭示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体现。从“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到“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从“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这几年来,“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话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事关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制度性安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里的人,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离开人民,将一事无成。从执政角度讲,人民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支撑,才使我们党执政拥有最大的底气。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之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在政治制度设计层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在政治制度设计上的根本原则。将此原则落实到治国理政中,涉及一系列政治制度。对此,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联系群众制度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首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然后才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当中,最基础的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须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还要求我们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深入研究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全党把党的优良传统和高新技术手段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善社会治理,提高服务群众质量和效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徐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