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① 《阿房宫赋》:骄奢亡国

发布时间:2019-10-09 07:23:1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者按: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回望历史,深刻总结秦、汉、唐、清等封建王朝之所以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一个共同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集团贪图享乐、穷奢极欲,昏庸无道、荒淫无耻,吏治腐败、权以贿成,又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明末农民起义、晚清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军先胜后败,除封建政权残酷镇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起义队伍不能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让我们一起重读六篇古文,重温历史故事,以史为鉴,进一步坚定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到底。

《阿房宫赋》:骄奢亡国

我经常讲到历史周期率问题,这的确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摆脱不了的宿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搜刮民财、征用民力,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后人感叹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9年10月2日)

《阿房宫赋》是唐代诗人杜牧对秦朝由兴到亡短暂历史的总结。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完成统一大业的朝代。然而,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中国,到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归降刘邦,前后只有15年,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文章开篇仅用了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时的非同凡响。秦朝统一后,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与度量衡。然而,史书中的秦始皇,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是一位残酷奢侈的暴君。在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他就已经有不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直到泾河一带全部都是宫殿群,咸阳都城附近的270座宫殿之间还用复道、阁道、甬道等建筑连接起来。

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今天西安阿房宫遗址公园保存着阿房宫前殿的夯土台基,勘测后的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度为420米,最高处高约7到9米,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它到底有多奇丽壮观呢?“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从全貌上看已经是雄伟壮阔,再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亭台楼阁,更是巧夺天工。宫内收集的珍宝不计其数,“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宝鼎被当作锅具,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随便丢弃也不觉得可惜。宫内歌舞之盛同样让人难以想象:“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秦皇若在之处,则歌台春暖,不在之处,则舞殿风凄,以至于出现“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殿内宫人为了能见皇帝一眼,每日梳妆打扮,“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然而“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些人竟这样等了三十六年都始终未能得见。

为了修建这样一座奢华的宫殿,秦始皇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百姓生计无比艰难,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民间甚至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民谣。

于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用短促有力的文字,收束了对于阿房宫之事的叙述,非常简洁地概括了秦皇无道导致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将秦朝的毁灭,总结为秦皇骄奢淫逸,自取灭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或许有人会说,杜牧如此详细地描写了阿房宫的奢华,可到了总结秦朝亡国的原因的时候,却只用了这样寥寥几句话,是不是会显得太简单了呢?

一点都不简单。因为,对于秦朝统治者的斥责,是贯穿全文的。杜牧写了阿房宫的奇丽,写了宫中美女的情态,写了堆积如山、被随意放置、视若瓦砾的珍宝,这极尽铺陈夸张之描写,一方面体现了赋这种文体的特色,另一方面则更形象真切地说明了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维持这种生活只有一个办法——搜刮民财、征用民力。就好像《古文观止》中评价的那样:“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

沉于奢、施暴政,必然将百姓置于与自己完全对立的地位,当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之时,就是统治者的覆亡之日。秦王朝如此,秦王朝之后的一个个封建王朝、封建政权也是如此。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前车之鉴”是为了走“明日之路”。正如杜牧在文章结尾处所指出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同封建王朝有着本质区别,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历史周期率问题,就是为了告诫全党,任何一个政权,建立不容易,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也不容易。“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方能立得住、行得稳、走得远。(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