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开始广播啦!”1956年诞生的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吸引了无数孩子入迷地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专门为他们组织的节目。这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听节目的场景。杜海振 杨展华 摄影报道
今年是“5G元年”,5G技术构建的“数字高速公路”,将催生一批新的媒介形态,给有线电视网络通信化改造、超高清内容的生产与制作、VR/AR/MR等制作带来机遇,将对媒体融合发展带来“超乎想象”的变化。这是2019年8月25日,一名小朋友在2019智博会主会场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参观。王全超 摄
“哒嘀哒,哒嘀哒,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上世纪50至80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听过一档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一提起孙敬修爷爷、曹灿叔叔以及木偶人物“小叮当”、邮递员叔叔等名字,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些亲切可爱的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从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出发,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要覆盖所有年龄段的少儿听众,开设学龄前儿童的广播节目。
节目起什么名字?要让五六岁的孩子们知道,这个广播是给他们听的。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呢?电台少儿部主任郑佳想到了玩具喇叭,“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东西,都很熟悉”,既形象,叫起来也响亮。从取名开始,节目编辑组就很注意掌握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广播“听”的特点。
1956年9月4日,《小喇叭》节目诞生。为使编出的稿子“浅”和“活”,编辑们经常去幼儿园蹲点。成稿后要先面对面念给孩子们听,有时念到某一句自己就觉得念不出口了,因为“这么说肯定不是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必须再改。念完后,还要请孩子复述,如果能复述出来说明稿件儿童语言运用得好,复述不出来就说明稿件还不成熟。节目播出时,编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收听,通过观察他们的反应,有针对性地改进。
无论是内容、形式、语言、音乐,编辑组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的是把最健康、最有趣、最容易接受的节目奉献给孩子和家长。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林阿绵,被分配到《小喇叭》编辑组。本以为高材生编幼儿广播稿很“屈才”,谁知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一个月下来,尽管费了不少力气,却未能编出一篇像样的稿件。
第二个月,林阿绵被“赶”到东华门幼儿园,每天跟孩子们一起上课、做游戏、聊天。“这一个月胜读十年书,使我对幼儿的心理、生理特征有了了解,对如何给他们讲故事也有了体会。”
《小喇叭》的语言风格伴随了这些编辑大半生,甚至连打报告都会写“我想要个桌子”这种孩子话。
节目最火的时候,每天广播时间一到,家家户户都会传出“哒嘀哒,哒嘀哒”的声音,千千万万的小朋友坐在收音机旁听《小喇叭》讲故事。
站在人民群众中做宣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很多人不识字、看不懂报刊和书籍。在这种情况下,收音机和村口或街道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是大部分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发挥小喇叭、大喇叭的作用,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
改革开放后,电视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逐渐从听广播转为看电视。大众媒体和传统文化结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应运而生。
600平方米的演播室、5台摄像机、60多位演职人员、200名现场观众——简陋的条件下,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开创了一个时代。设立主持人、现场直播、让观众参与点播互动,都是这一年开始的。“足球赛不看直播,看录播有意思吗?要让中国所有观众跟我们一起过春节的时候,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总导演黄一鹤大胆提出直播方案,春晚从此成为中国人的除夕大联欢。
小品这种崭新的表演形式,也伴随着春晚走近群众。从1983年将哑剧《吃鸡》搬上舞台,到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拍电影》《羊肉串》,小品成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
“组长、科长、处长同花一条顺,科长、处长、局长三扇一条龙”“秘书管董事长”“小报记者管著名演员”,除夕夜的一趟列车上,采购员偶遇当记者的老同学,为了打发时间,用手里的名片打了一场特殊的“争上游”。
这是1994年春晚小品《打扑克》的经典一幕,它改编自小小说《新式扑克游戏》,却远比原作接地气。曾连续7年参与春晚创作的小品作家焦乃积等在改编创作时,将原作中的两个记者,改成了采购员和记者,这样一来,两人手中名片的种类更丰富;又将简单的比职务高低,改为各行各业充满戏剧效果的对比,从而把各种“潜规则”和不正之风生动展现出来。
“小小一把牌,社会大舞台”,名片牌打出社会的种种怪现象,引来观众开怀大笑,更发人深思。这一作品获得当年春晚最受欢迎节目评选一等奖。
小品不小。春晚的相声小品就像一个符号,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观照现实的内容、不回避问题的姿态,承载起人民群众在社会变迁中的情感诉求。“和观众站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春晚是他们自己的晚会,观众才能喜爱。”黄一鹤这样总结春晚成功的原因。
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媒体融合的深入,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2019年春节,一则被称为“神仙爱情故事”的新闻火了。
新闻名为《相约在零点37分》,记录了陕西榆林两位铁路工作者的真实故事。郝康是铁路司机,雷杰是列车乘务员,两人值乘的列车不同,春节期间都要坚守岗位,无法相聚。按照列车时刻表,雷杰值乘的列车会在零点37分驶入郝康工作的榆林站,在站台停留8分钟。他们就相约将这8分钟作为今年的“团圆时间”。然而,由于列车安排临时有变,当准备利用这8分钟时间当面求婚的郝康在站台找到雷杰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1分52秒。
1分52秒,郝康匆忙把求婚戒指和食盒塞给雷杰,却没来得及说出那句“嫁给我”。列车启动,他在站台上冲着车上的她挥手,久久未动;她在车厢里看着他给自己的戒指,低头抹泪。
平淡的言语、真实的场景,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微博话题#1分52秒神仙爱情故事#登上热搜榜第一,两天内阅读量达到2亿。节目以15秒短视频、竖屏视频、H5的形式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后迅速扩散,网友点赞不断:“这就是爱情的模样”“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真正有温度的新闻”。
新时代,最感人至深的故事,仍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故事。借助新媒体平台,这样的故事传播得更加广泛深入。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8.5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9.1%。从人民网、新华网到微信、抖音,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从小喇叭到融媒体,改变的是传播手段,不变的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以党心连民心,构筑时代同心圆,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哒嘀哒,小喇叭广播开始啦!”“春天姐姐”正在给小朋友们讲彩虹帽的故事,这次,可以用收音机,也可以用手机或是车载智能终端听了。(姜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