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请带我们再看看这个产业扶贫项目。”巡察组同志刚刚徒步丈量完水利和通村公路工程,巡察组李副组长又拿出资料来准备看下一个项目。
“李组长,我们村里这几年的项目基本都看完了,没问题,您就放一百个心,刚刚走了这么远的路,要不先休息一下?”刘和村党支部书记老刘边说边把手中的矿泉水递给李副组长。
“不休息了,抓紧时间看完这最后一个项目。”李副组长摆摆手说。
“这个产业扶贫项目,在村后头,得走一段路,这也快到饭点了,要不先去食堂吃过饭,休息一下再去看吧。”
老刘好像在刻意回避,李副组长见状更加坚定地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手段,县委还等着我们的汇报,不看完最后一个,吃饭也不香,还是辛苦您带我们走一趟。”
在老刘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刘和村村后的一座山顶。
“小李,我们眼前的这几十亩地,就是刘和村申报的产业扶贫项目,冬枣和红心柚,你怎么看?”李副组长手指着前方的果林问我。
现场走访调查
我仔细观察着眼前的果林,不时查看手上关于项目的资料,这个水果产业种植项目于2015年立项,三年来县扶贫办先后拨入21万元用于该项目的建设。项目地址、规模、树种好像都和资料一致,感觉没什么可疑的。“可是,为什么茅草都长这么高了?”我发出疑问。
“对,茅草都长这么高了,这里有问题。”李副组长坚定地说。
“老刘,这个冬枣和红心柚是否已经有产出?这个茅草怎么都长这么高了,没人管理吗?”李副组长问道。
“这个冬枣和红心柚我们买的都是幼苗,成长期需要3年,现在还没有挂果,这个茅草我们是一年清除两次,上半年清理了一次,我们打算在最近安排第二次除草工作。”老刘也毫不含糊地回答。
午饭后,李副组长表示核查已结束,与老刘等人道别,众人离开后,巡察组又来到冬枣和红心柚的项目现场。
“我刚刚看了下这个果林,到处杂草丛生不说,果苗生长也是良莠不齐,基本是处于‘放养’状态,我们先不说专项资金是否投入的事,至少村两委对这个项目就已经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了,财政支持这么多资金,竟然是这样的经营管理状态。”下车后,李副组长细心地跟我讲解问题切入点。“走,我们去走访一下周边群众,侧面了解下这个果林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种植果林的山脚下,一位老人跟我们介绍了果林的真实情况。原来,这片果林是老人的儿子与其他几个村民一起于2014年承包开发的,由于果树的成熟期较长,合伙人先是各忙各的事,委托老人的儿子管理,眼看果树要挂果,可后续资金链断裂,才导致果林当前荒芜的景象。
既然已经有投资注入,怎么还会资金链断裂?专项资金是否真正注入扶贫产业项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找到了前期开发的几个合伙人了解情况,原来专项资金一分也没投入到果林产业里,这个早就开发的果林,只是作为套取扶贫资金的掩体。
专项资金到底去了哪里?我们带着收集到的相关证据,立即对村两委干部进行谈话了解。在事实证据面前,老刘和其他村两委干部承认了套取扶贫资金的事实。
经查,刘和村作为省级贫困村,2015年为了解决村里资金缺口,时任村干部对县里的产业扶贫资金打起了歪主意,他们找到果林的承包人,经过协商之后,双方签订了协议,以果林名义作为村里水果开发项目,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但水果产业不享受资金扶持,也不承担产业分红的责任,资金由村两委支配。县财政先后下拨的2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经村两委共同商议通过制作虚假水果开发报账凭证套取出来,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巡察移送线索,县纪委经过调查后分别给予三名村党员干部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参与的三名非党员村干部被通报批评。(李敏)
(投稿电子邮箱:zyjwgj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