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交流中共建亚洲文化自信——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发布时间:2019-05-18 07:28: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大会期间,我们对正在北京参加此次大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进行了专访。

“平等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互鉴”

问: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有什么感受和思考?

郑永年:理解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我认为“多样、交流、互鉴、发展”这八个字很重要。多样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亚洲有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明。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鸟巢现场,光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看看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精彩表演,你就能充分感受到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多元性。

多样就要交流。交流的态度很重要,所以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交流的人心态是平等的,各个民族之间地位是平等的,那才是交流。如果把自己的文明看成高人一等,其他文明是劣等文明、野蛮文明的话,或者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话,那怎么叫交流?那还如何交流?

平等才能交流,而交流才能互鉴。那么,互鉴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要发展、要进步。整个文明就是这样才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主席也讲了,秉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所以,我觉得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确实是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大家就可以经常在一起达成一些共识,这对建立一个开放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有非常大的好处。

“通过对话交流找到亚洲文化自信”

问:为什么亚洲各文明之间需要加强对话?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何重要意义?

郑永年:首先,“对话”是文明非常本质性的东西,是文明的应有之义。我通过参加这次大会,深切感受到“对话”本来就是文明的起源。你去看古希腊文明,如果没有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对话,哪来的文明?中国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哪有中华文明?印度也一样,都是互相地交流、争辩,文明才产生发展起来。所以,对话是文明的起源,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就像一条河流,你封闭状态下总有一天要干枯的,不管你原先怎么大。但如果你是开放的,跟其他的河流都是打通的,那么你永远会生生不息。

其次,对于亚洲来说,亚洲文明对话,我想亚洲各个国家有这种需要已经很多年了。近几十年来,亚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然而长期以来,却没有西方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亚洲现象。同时,我们也还没有形成以亚洲国家为主体的亚洲秩序。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亚洲自己主导的秩序,外来国家、外来势力很容易对亚洲分而治之。

那么,这种秩序怎么建立?怎么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亚洲国家群策群力,达成共识。共识哪来?需要商量、对话,当然包括很重要的文明对话。

这是因为,文明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定要有它的文明性。中国这几年提“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更为重要更为基础。制度从哪来,还是从文化演变过来。道路如果偏离自己的文化,不就走偏了吗?理论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还叫理论自信吗?理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所以文化自信很重要。不符合文明的东西可以从天上掉下来,但是没有生存能力。很多国家都做过了这种试验,搬一套全新的制度进来了,但生存不下去。所以任何的政治经济都要符合它的文明,文明、文化才是持久性的。

这一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其实既促进了文明交流,也加深了各个国家对自身文化、文明的认识。大家通过文明交流,找到各自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推动本国的进步发展。同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平等的情况下交流对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有助于让亚洲找到亚洲的共识、亚洲的价值、亚洲的文化自信,建设亚洲主导的亚洲秩序。

“文明对话不是描红拷贝,要有创新性学习运用”

问:您认为亚洲各个国家之间应该怎么加强对话?

郑永年:我觉得对话当然有多种形式。实际上文明不是抽象的,文明对话也不是抽象的,更不是描红拷贝的,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你用刀叉吃饭的不一定非要改成筷子,我们用筷子吃饭的学人家不见得一定改成刀叉,这只是文明的一种表面形式的东西。所以说,文明对话交流要注重看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要有创新性学习运用。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讲道,历史上中国文明有几次大的对话交流融合,像佛教东传、“伊儒会通”、“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等等,都是在结合本国实际、本国文明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亚洲各个国家也应该这样,通过文明对话,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自信,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实现和别人平等对话。

还有一点,亚洲文明之间要对话,亚洲文明同世界文明之间也要加强对话,要有全球视野。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除了邀请亚洲国家,还请了希腊、俄罗斯、拉美等国家的嘉宾,充分体现了这种对话的开放性。亚洲的秩序肯定是开放的秩序。因为亚洲的发展过程,本来就没有跟世界分开过。西方的发展也同亚洲没有分开过,希腊总统这次还讲他们要向东看、向东方学习。所以,文明交流不是封闭的、不是单向的,要放眼全世界。

“西方个别人炒作‘文明冲突论’是愚蠢做法”

问:您怎么看最近美国一些官员抛出的所谓“文明冲突”“文明较量”的论调?

郑永年:习近平主席这次主旨演讲中,特别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确实是这样,我很赞同。

文明之间哪有冲突,只有利益冲突。某些因为具体利益引起的冲突,不能提高到文明冲突(的层面)。只能说有些政治人物、既得利益集团,利用文明的名义来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打着文明的旗号才会发生冲突。从世界范围、历史经验来看,无不如此。像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利益冲突,哪是文明冲突?要知道,很多打仗的国家,他们是同一个上帝、同一个文明、同一个文化。

文明之间只有多样、不同,没有冲突。我在新加坡工作,东南亚多少文明,中华文明、基督教文明、佛教文明等等都在那里,大家相处得很好。中国就更是这样了,中华文明讲究和而不同。在中国,有文明产生以后,什么时候产生过文明冲突了,哪一个文明产生冲突了?都是把其他的文明吸收消化进来,和平共处。

“文明冲突论”的背后,其实暗含着文明优越性。我这个民族的文明优于你,我的文明是普世的,大家必须接受。你的文明是劣等的、野蛮的,应该被淘汰,这才会起冲突。如果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它根本就不存在冲突。

因此,把一些具体利益的冲突上升到文明的冲突,根本没认清文明之间平等的本质,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只会混淆视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现在一些西方人炒作“文明冲突论”,我觉得是蛮愚蠢的。(兰琳宗丨 荆培轩  孙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