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速写—— 这一年,他们工作很投入很给力

发布时间:2019-02-01 07:29:5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W020190131826304923892.jpg


点击观看视频

“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点赞”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称他们“工作很投入、很给力”。这其中,不乏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

无论是在祖国边陲还是中原腹地,201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他们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

迎难而上,对症下药

——他让“烫手山芋”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

2018年年底,湖南遭遇8年来强度最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桃江县积雪深达15厘米。天虽冷,人心暖。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桃江县纪委监委干部、驻康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胡鹏惦记着村里的贫困户能否应对骤降的气温;元旦大雪封路,无法进村,胡鹏嘱咐村干部及时铲雪除冰;2019年第一个工作日,胡鹏惦记的还是暴雪之后村里两户残疾人家庭的出行问题。

2017年村委会换届后,康家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服务意识欠缺、群众满意率低,康家村成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面对问题,胡鹏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除“病根”。

从2018年3月到康家村的第一刻起,胡鹏就细致地翻阅了康家村的党建资料,主动拜访老党员。胡鹏摸索出两个工作重心,一抓党员这个基础,二抓村干部这个关键。第一次与村“两委”干部开碰头会,他就道出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是康家村的“病因”。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一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胡鹏领头,说干就干。不仅为全村100名党员建起了微信群,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队伍,还规范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落实了驻村干部带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带普通党员群众的“双带”制度,组织生活不搞形式了,村委会也开始“坐班”了。

鲜红的党旗飘扬,康家村有了新变化——2018年5月,第一次户主会无一缺席,以往“干部干、村民看”的情形逐渐改变。10月,康家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摘掉了……

2015年开始驻村的湘西州纪委监委干部彭武运,与州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针对大量外出务工村民无法及时知晓村务动态的情况,利用“湘西为民”微信群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监督,2018年收集村民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问题100余个。

义无反顾,扎根藏区

——她让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

“援藏,不仅是职责所在、能力所及,也是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对藏彝同胞的感恩。克服万难的勇气、只争朝夕的激情、刻骨铭心的牵挂,因为有了这些情愫,蓦然发现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这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智慧园区管委会纪工委副书记孔祥艳日记中的话。

“孩子还小,他爸常年在部队,你还要去援藏,谁来照顾家?”2016年,孔祥艳刚提出援藏,就遭到了来自父母的坚决反对。

“几年前户外遇险,是藏族牧民搭救,我才脱离生命危险。藏区群众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必须报答他们。”孔祥艳噙着泪,怀着对3岁儿子的愧疚,毅然踏进了高原藏区。

一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孔祥艳就急忙奔赴工作岗位。白天走村入户调研、交流座谈讨论,晚上挑灯夜战,细化帮扶计划。

凭借多年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经验,孔祥艳决定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祥瑞合作社是九龙县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集体经济组织,处在破产的边缘,这让合作社负责人老谭一筹莫展。

“要改变思路,只有引进有市场、有资金的企业合作,才能盘活资产……”孔祥艳心急如焚,但还是一边安抚老谭,一边四处想办法。她利用援建办的窗口平台,引荐多家农业投资企业来考察。

“原本要垮掉的矿泉水生产线如今满负荷生产,每天进账8万元,欠下的上百万元债务也快还清了,年底还能给社员分红。”老谭和社员们都感谢孔祥艳这位“亲人”。

三垭乡郎呷村、俄尔乡洼铺子村、踏卡乡花椒坪村……一块块田间地头、一户户贫困家庭,孔祥艳和队友们的足迹遍布九龙县的大小村落,大家忙碌的身影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在“三区三州”,许多像孔祥艳一样的纪检监察干部义无反顾,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只为早日见到困难群众的张张笑脸。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

——他让驻村扶贫工作队凝心聚力

2018年1月31日,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2018年“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总领队、依也勒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阿迪力·艾力再次踏上前往阿克陶县皮拉勒乡的征程。

原来,阿迪力·艾力主动请缨,要求再留2年。

“你们能来这里,就是相信工作队,相信村‘两委’能解决问题,我们坐下来慢慢说。”去年3月20日,在依也勒干村小广场搭建的临时接待场所,阿迪力·艾力招呼大伙坐下,耐心地倾听来访村民的诉求,认真翻阅材料,不时地向有关部门致电询问相关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为全力落实“访惠聚”各项任务,做好群众工作,开展了“第一书记接访日”活动,通过零距离接访,听民声解民忧,及时回应村民的合理诉求。

阿迪力·艾力还有一个身份——自治区纪委常委。“村里765户他几乎都认识,谁家什么情况比我都熟悉。”村委会主任艾克拜尔·凯木塔尔说。在村民眼中,阿迪力·艾力平易近人,但在驻村工作队队员眼中,他不仅干劲十足,更是要求严格。

“打铁必须自身硬,驻村工作队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以铁的作风树立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自治区纪委监委共派出4个驻村工作队、8个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作为总领队,阿迪力·艾力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压实责任,对各类惠及民生的项目直接跟踪、评估、核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驻村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总支,下设5个临时党支部。作为临时党总支书记的阿迪力·艾力,统筹各驻村工作队和8名第一书记的工作。“我们建立了驻村工作汇报制度,4个工作队日常工作十日一报,重要事项随时报告,每两个月到各驻村点调研并听取情况汇报,面对面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就这样,阿迪力·艾力和队友们,不等不靠,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大力实施就业脱贫、产业脱贫、智力脱贫等工程,脱贫攻坚初见成效。

在新疆,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先后派出25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走出办公室,到地处偏远的贫困村,挑起脱贫攻坚的重任。他们像阿迪力·艾力一样,用铁纪护航脱贫攻坚,用行动走进困难群众的心中。

时代必不负奋斗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任重道远,他们是党纪国法的捍卫者,更是群众利益的守护者。正是他们的“很投入、很给力”,让困难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