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滇东北的一个苗族寨子,这里是洛泽河峡谷,山谷纵横,地势险要,交通全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我8岁时,到距离寨子3公里外的乡中心小学读书,从寨子到学校要顺着一道山梁往下走,走到一条大路,这条大路我们这里一直叫它“铁路”,不远的地方还有用大石头砌的桥墩。沿着这条“铁路”再走1000余米,就到了我小时候就读的学校。
那时的我,没有见过铁路,也不知道铁路是什么。后来我在课本上看到铁路的样子,还看到了火车。记得有一次,因为下大雨,父亲来学校接我放学回家,在经过“铁路”的时候,我就问父亲,这条铁路为什么和我在书里看到的铁路不一样?父亲急冲冲地催我赶路,说到:“山上随时都会有落石,快走!还有寨子旁边的那条沟下大雨就会发洪水,我们要乘洪水来之前过了那条沟。”到了家里,父亲才跟我说,这条铁路是50年代开始修的,听说是因为苏联专家撤走了,就没有修了。“哎!如果苏联专家不撤走,这条铁路早开通了,我们这个地方的交通就不会这样落后了。”父亲自言自语地说道。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在这条“铁路”来回走了9年。于是,这条“铁路”一直成为我的心结。后来,我毕业分配在本乡工作,通过翻阅资料,才知道这条“铁路”从计划到建成通车足足用了一百年的时间。20世纪初,云南就组建了官商合办的“滇蜀铁路公司”准备开发这条铁路,当时称为叙昆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于50年代年开始规划内昆铁路,并顺利地开始勘察和建设,工程从南北两个方向开始进行,直到60年代,北段内江至四川安边,南段贵州梅花山至昆明已建成通车。可是到了1962年,苏联撤走了专家,内昆线停工,致使云南昭通境内的路段未能建成。到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和大峡谷中还随处可见当年留下的桥墩和遂洞。
内昆铁路,北起四川内江,南至云南昆明,全长800多公里,横跨乌蒙山脉,从海拔300米的地方爬升到2200米以上,然后又降到1800米的昆明,施工难度为铁路史上所罕见。2001年,内昆铁路全线开通,这条让昭通人民等了一百年的铁路终于建成通车,铁路是在村外几公里改道修建,没有沿用老的路线了。
我最熟悉的,是家乡的路,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家乡的交通变化。21世纪初,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村里的那条“铁路”被修成了宽阔的公路,与通往寨子的公路连接。如今,寨子的公路已经硬化,公路边还建起了防护栏。
抚今思昔,通过家乡路的变迁,我深切体会到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如今的家乡,铁路贯通南北,村村寨寨通了硬化路,宜昭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第8纵渝昆高铁将从家乡通过,届时将实现1个小时到达省城昆明,到直辖市重庆也只需要1个多个小时。
现如今,无数了不起的高铁路、高速公路和大桥在神州大地铺就了万里通途,中国在铁路、公路和桥梁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铁路、公路、桥梁建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看欧美,九十年代看日本,二十一世纪要看中国,中国路桥建设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在想,当年撤走的原苏联专家,如果能看到当今中国修路架桥的领先技术,他们会怎么想?
时光记载久远,历史印证了变迁。祖国70年筚路蓝缕的艰辛与辉煌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开拓,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所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辉煌来之不易,启示弥足珍贵。70年的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祖国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走出了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的春风,敞开了大门迎来资本,西方思潮如洪水般冲进中国。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懈怠了,忘记了红色先辈们的传统,忘记了党的宗旨。“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道出来了国家领袖对红色先辈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党内现状的忧思。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纷纷落马,百姓拍手称快,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强,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人民的内心充满光明。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以更加坚定的国家情怀、更加高远的理想追求、更加执着的报国信念投身祖国各项事业。如此,我们的“路”才会越来越宽阔,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李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