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 追寻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19-07-02 08:19:43   来源:大理州纪委

张伯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1987年,为纪念白族第一代共产党员张伯简,剑川县在县城景风公园建立了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2009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该县在古城重新布展建设张伯简纪念馆。“七一”前夕,我们走进了纪念馆,遁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张伯简纪念馆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馆厅一角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少年壮志求真理

1898年,张伯简出生于剑川县金华镇桥头街一个白族家庭;1912年,考入大理省立第二中学;1916年两名同学无故受到宪兵欺侮,张伯简带领同学们与宪兵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17年,张伯简中学毕业,目睹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国家境况,不顾父亲反对,前往南方革命中心广州,投奔滇军。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五四”运动更激起张伯简的爱国热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风暴席卷全国,面对严酷的现实和民众的英勇斗争,更激发起张伯简的爱国热情。“试问自生来二十年,日见马齿加长,而一切社会学问一无所识,志不立,过不改......根基未固,当此二十世纪中尚有我立脚否乎?!”在“国步维艰”的现实面前,张伯简剖析自身并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张伯简致赵星海先生书

正当张伯简为中国命运忧虑万分的时候,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1919年12月张伯简离开广州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2月参加创建了“劳动学会”“勤工俭学学会”,1921年8月至9月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开展的进占里昂大学的斗争,在斗争实践中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

1921年冬,张伯简在德国加入共产党。1922年6月,他与周恩来等人在巴黎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被选为组织委员;同年秋,张伯简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他成长为一个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张伯简回国后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

1924年,张伯简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受党的指派,先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任上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继而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任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负责过党刊《向导》《中国青年》的出版发行。1925年6月,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张伯简投身到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中,直接参加了当时斗争最激烈的沪西小沙渡纱厂工人的战斗行列。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张伯简给故乡亲人的书信

回国后,张伯简一直全力投入党的工作。1925年8月,他给故乡亲人的信中说,“甫至上海,即为团体工作羁滞,责任所在,义不容辞”“伯简现在和将来,都要从事民族革命工作,生活朝东暮西,实无法顾及家庭”。公而忘私之情溢于言表。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社会进化简史》节选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伯简不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1925年11月,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一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社会发展史的理论著作。1942年党中央在延安开展整风学习时,毛泽东将此书列为全党整风必读理论书籍,并说:“这是一本人民需要的书,革命需要的书。”

【纪检人镜头】走进张伯简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张伯简参加省港大罢工

时任党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的张伯简,积极参与策划和领导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到1926年10月,省港大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了巨大作用。1926年8月,张伯简因积劳成疾,不幸在广州病逝,年仅28岁。

张伯简是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为党早期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闪电之耀亮,照亮着夜空,他的光辉业绩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便是新的征程,我们要把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艰苦奋斗,众志成城,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剑川县纪委监委  张伯简纪念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