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领导到基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到了村上就开会,会上就提出了指导意见:“要家家户户门前有流水、屋后有稻田,农药化肥不得进村。”愿景很好,但因为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也没有落细落小切实可行的措施,落不到实处。
对于调研与指导的关系,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调研不是指导,调查研究当侧重于了解情况,向群众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有个别同志到基层调研,放不下架子,情况没摸清、问题没把准,就开始大谈指导意见。”调研是为决策指导做准备的,如果没充分地调查研究就指导指示,无疑是本末倒置。
现实中,调研与指导错位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下基层调研不是去找答案,并不留心座谈会上基层同志发言时讲了些啥,而是带着答案去印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有的不接地气、不明实情,对基层工作眼中只看到不足,没有向基层群众汲取智慧的虚心和耐心,一开口就是“你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的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不顾本地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外地经验,造成“拍脑袋”决策,留下“烂尾工程”“后遗症”;有的在调研中放不下“身份感”,不搞层层陪同就感觉没有调研的架势,追求“隆重热烈”“宾主皆欢”,把调研当成表演,有脚本、有经典路线、有“会说话”的群众演员,结果官僚主义做派与形式主义应对一拍即合。
如果调研是主观的、虚妄的、高高在上的,决策指导就会是空洞的、失当的、脱离实际的。不充分、不深入、不科学的调研,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仅摸不清情况、找不准问题、把不准规律,甚至还会出现“瞎指挥”“乱指导”等问题,影响实际工作。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把调查研究作为“决定政策的基础”。他曾说:“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他认为做调查研究工作,“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由此可见,调研是在现象中找规律、在群众中汲取智慧、为解决问题找办法,而不是情况没摸清、问题没找准,就随性地指导、“拍脑袋”决策。
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底。凭感觉、听人说、隔墙听、面上看、牵着走,是掌握不了真实情况的。调研如果不能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就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1961年,陈云同志提出的“私养母猪比公养好”的结论,就是他在家乡青浦县的小蒸公社进行调查,发现“公养猪的饲养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喂猪时将食盆随手一放,群猪便一哄而起,蜂拥而上”,最后经过全面地考察、反复地探讨和深入细致地比较之后,才得出的。大量工作实践证明,想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
有什么样的调研,就有什么样的决策。作为上级机关、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时,当思考如何有效进行调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指导的关系,让调研真正推动工作、解决问题。(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