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家规】爱国名将杨玉科捐府第兴教育福泽西迤传佳话 戍边关克夷敌血洒南疆耀汗青

发布时间:2018-04-28 08:10:22   来源:怒江州纪委

杨玉科

杨玉科(1838-1885年),字云阶,白族,今云南省兰坪县营盘镇人,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

以义勇入清军滇池营,后因战功卓越官至广东陆路提督,赐号“励勇巴图鲁”,赐黄马褂。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他镇守谅山府属的观音桥,设伏三道,大败万余法兵,数战皆捷。后因清军西线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自退,弃谅山等地,撤入镇南关内,杨玉科在关外失去后援,遭敌重围。1885年初,法以重兵入关,教民应于内,玉科曰:“吾百战余生,今得死所矣!”开关搦战,中炮亡,暴尸疆场。妻牛氏亦以身殉夫。清廷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

杨玉科将军戎马一生,却热心公益事业,衣锦还乡后建市开街、筑路办学,推广说汉语,提倡植树造林,他为人谦和,遇事常与绅民商议,唯独对家人管教约束甚严。

图为同治九年(1870年)清朝皇帝赐给杨玉科的木匾(原件)。

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英雄”。营盘街刘文翰先生胆略智慧,将木匾凿穿四孔,翻转安装成小桌,历经岁月风雨,此珍贵文物方保存至今。

图为杨玉科将军遗像,光绪年间摄于上海,1979年由其在美国定居的第五代孙杨文回国探亲时带回长沙。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24_副本.jpg

同治十一年(1873年)清朝皇帝赐给杨玉科一品封典,赏穿黄马褂木匾一块(原件)。

杨玉科将军爵府于民国初年被焚毁,现仅存照壁和家祠。家祠内的石碑上刻有杨玉科将军亲自制定的12条家规,至今字迹清晰可辨。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59_副本.jpg

图为刻有杨玉科将军家规的石碑(原件)。

家规节选

“传家以孝弟为先若有忤逆父母凌辱兄长者由家长传入宗祠事小则以家法重责儆戒将来事大则逆官究辦后永远不准归宗以重人伦”。

“新旧坟墓茔前后左右乾地只许种植树木培补秀气不准贪图微利擅自开挖”。

“子弟十岁之内无论智愚为父兄者均当令其读书俟至十岁之外量其材质不堪文艺者务于农工商贾令其各归一业切不可听其游隋隳坏家声”。

“吹灯赌博二事余幼时亦曾误入其场及功成名立自知省悟力为禁戒视此二事为寇害凡有子孙须体吾志不得蹈其覆辙尚有不遵守即为杨氏罪人其饮酒一事当有节制多则其害无穷”。

“婚丧二事须循分量力以朴素为主不可太事奢华”。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48_副本.jpg

图为杨玉科将军出生地兰坪县营盘街。

(一)传家应该以孝为本

杨玉科将军认为传家应该以孝为本,要求家人读诗书,尚礼仪,守纲常,提倡通过文化交流开化民智。

1873年,杨玉科捐资修建尚文风倡礼仪的魁星阁。同年,在兰坪境内开设了第一个集市——营盘街。营盘街开街后外地客商不断来此做生意,拉玛人(白族支系)和土著民族不懂汉语,无法交流沟通,语言成了极大的障碍,杨玉科让外地聘来的书院先生教百姓汉语,本地人学会汉字还给予奖励,学说汉语逐渐形成风气,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09_副本.jpg

图为1873年杨玉科捐资修建的“魁星阁”,二战时是中国战区防空情报所第三总合第二十七分台台址。

(二)鼓励植树造林

杨玉科鼓励植树造林,派专人前往景东购买优良松树籽,分发给附近老百姓播种,还奖励一定钱粮。植树造林面积达千亩以上。他以身作则在住宅四周广植香柏树,亲自种植引进的法国梧桐,现该树尚在家祠内枝叶繁茂。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38_副本.jpg

图为杨玉科爵府残存的照壁及杨玉科亲自引种的法国梧桐,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

(三)提倡兴办学校

杨玉科曾感慨家乡“地太边鄙,汉少夷多,或囿于习俗,视读书为末务;或迫于境遇,欲肄业而无资”。他认为要开化边疆、提高民智,惟有兴办学校一途。1876年,他捐资捐田产,创办“沧江书院”,书院在提高边疆各族人民文化水平、传播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战时成为“营盘人民抗日救国会”会址。

微信图片_20180424153833_副本.jpg

图为1876年杨玉科捐资修建的“沧江书院”。

1877年,杨玉科任云南提督时,捐献爵府公馆田亩、盐灶及大理城内的一些铺面,在大理创立规模宏大的西云书院(今大理一中),亲自撰写书院碑序,书院1902年始办新学,1911年被定为“省立第二中学”,1932年由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立大理中学”,至今141年从未缀办,素以“滇西最高学府”著称。

图4:图为1877年杨玉科捐资修建的“西云书院”,今大理一中(图片来源网络)_副本.jpg

图为1877年杨玉科捐资修建的“西云书院”(今大理一中)。

(四)不可骄奢淫逸,需以节俭为本

杨玉科虽身居高位,却时常提醒自己和家人不可骄奢淫逸,需以节俭为本,一生积蓄大多用作公益事业。1876年,其捐资修筑、改道铺设粗石板的盐马驿道,以营盘街为起点,东翻越盐路山经剑川县至浪穹(今洱源县)的牛街,西至碧罗雪山西麓的老姆登村,全长数百里。考虑到寒冬翻山越岭,常有路人冻死,便在山上建有供行人避寒取暖的“救命房”。任鹤丽镇总兵时,鹤庆坝漾弓河水患肆虐,民不聊生,杨玉科一人筹措经费,挖河渠泄洪至金沙江,解除了水患。

图为杨玉科捐资修筑的粗石块铺成的盐马驿道。

今天大理一中图书馆有一楹联,应是对抗法英雄杨玉科将军的最好评价:“捐府第兴教育福泽西迤传佳话,戍边关克夷敌血洒南疆耀汗青!”(兰坪县纪委、监委  杨裕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