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彩云之南起新风 ——对云南农村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8-04-01 08:11:1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res01_attpic_brief.jpg

没有盛大的喜宴、丰厚的彩礼、炫目的嫁妆,新人身着新衣、骑上大马、打起红伞,婚礼既保持民族传统,又节俭喜庆。这是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白泥寨村的一对傣族新人的婚礼。普学和 摄

res04_attpic_brief.jpg

云南省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群众代表在审议移风易俗“客事”从简事项。苏金泉 摄

2017年8月21日,云南省石林县大可乡水尾村党支部书记卢兴光为女儿操办升学宴70余桌,收受礼金46890元,其中包括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礼金500元。卢兴光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婚丧喜庆事宜宴请宾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滋生了婚丧喜庆事宜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良好的传统演变为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面子工程”。尤其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借机敛财。这种现象在一些农村尤为严重,不仅增加群众负担,而且损耗社会财富和资源,广大干部群众深受其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要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对此,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以期通过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富强文明的乡村新风尚。

积弊已深的陋习有多“伤人”?

在云南省大部分农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过万元左右,但是婚丧喜庆事宜的支出却远远超过这个数,不仅排场大,类目还很多。

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仁兴、碧城、勤丰等乡镇,一场普通人家的婚宴要“六七十桌”“二十多种菜品”“办三天”,很多地方的婚宴在杀羊宰牛等“标配”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螃蟹甲鱼等“基本配置”。

攀比之风盛行,谁都不能“丢面子”。“你家20个菜品,我家也不能少,哪怕一半以上的菜都吃不完浪费了。”禄丰县勤丰镇马街村委会古城村一村民告诉记者,办一次婚宴花费在5万元左右。

婚宴如此,丧事更甚。在罗平县大部分农村,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操办丧葬事务,已出嫁的女儿要组织人回家“上祭”(买猪、羊和烟花爆竹),请演出队“跳狮子”,还要请人写读祭文,仅写祭文一项开支就在1100元左右,“跳狮子”一次费用为2000到5000元不等。一套流程下来至少要花费1万元,更不用说其他费用了。

说起大操大办给农村群众带来的影响,马龙县纳章镇竹园村党总支书记鲁金宝坦言:“有的贫困户脱贫后因办一次婚丧喜庆事宜而返贫。”

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黎山村谭友贵家就是如此。“2008年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婚宴办了2天,每顿将近30桌,一场婚宴办完,我家硬是借了近3万元外债。”

办的人“伤不起”,被请的人也苦不堪言。

禄丰县彩云镇南平村是典型的彝族村,若有亲戚去世,那么身为亲戚的客人每家得牵上一只羊,还要请上至少一个“吹打匠”(当地用喇叭吹奏哀乐的人)。“羊将近1000元,‘吹打匠’每人每天500多元,一家就得出差不多1500元。”村民鲁加英说,而南平村是禄丰县的贫困行政村,当地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7000元。

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客事”已从单纯的人情变为用钱衡量的“人情债”,“人情”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

“别说那些村民受不了,就是我们这些拿国家工资的干部也觉得负担重。”一位在省级机关工作的公职人员对繁重的婚丧喜庆事宜也颇有微辞。

“出钱还要出力,宴请集中时有的家中劳力‘全部上阵’帮忙,到了年底和农历腊月,一个月有十多天到其他人家帮忙的情况经常发生,费钱误时还误工。”一位村民说。

破除陈规陋习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抓起

盈江县平原镇永胜社区副主任管小细操办孙子满月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瑞丽农场管理委员会雷午办事处原党总支书记、主任胡清联乔迁宴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云南省多次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要坚持节俭、廉洁的原则,带头移风易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等歪风。

农村党员干部也在严管范围之内。

绥江县中城镇中村党总支委员、计生宣传员吴继军为其女操办婚事宴请120桌,收取礼金121125元。吴继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中村党总支书记姚秀乾、村委会主任吴继春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均受到责任追究。

富源县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党员和村组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工作意见》,明确党员干部执行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点名道姓曝光党员干部中违规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典型案例。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和公职人员管住了,就能形成好的党风政风,从而带动形成好的社风民风。尤其在农村这种相对封闭的人情环境里,村‘两委’干部的示范作用很明显。”云南省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许多州县结合民族风俗和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以村规民约和自愿承诺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

德宏州芒市西山乡与当地景颇协会共同制定了《景颇族移风易俗相关事宜实施意见》;马龙县纳章镇竹园村通过红白理事会组织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共同讨论后,形成简办“客事”的村规民约,并要求党员、村组干部带头执行。

新风渐起,移风易俗需久久为功

“主任家条件那么好,她家儿子结婚只请了16桌,除了特别近的亲戚朋友没请其他人。”最近,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碧城镇碧城村委会主任家的喜宴成了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近日,元阳县南沙镇赛刀村一对彝族新人把婚礼现场搬到了向日葵种植基地,穿着传统服饰的新人在亲友的陪伴下步入花海,金色的花朵把他们的笑容映衬得格外甜美。

“我们云南有这么多花,何不用上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呢。到向日葵基地走走,吃一顿家常便饭,用简单的仪式向亲朋好友报喜,既省事又达到同乐的目的,挺好的。”新人小杨乐呵呵地说,“这次婚庆宴请,只花了3000元钱,移风易俗,我支持。”

“儿子今年结婚,村里新制订了村规民约提倡节俭待客,村长给我算了一笔账,少请几桌少吃几个菜我可以省下两万多元,再添一点钱可以买一辆小型农用车,一年多赚七八千元。”碧城村村民张明说。

新风渐起,老百姓对移风易俗、红白喜事新办简办普遍欢迎。“提倡红白喜事新办简办是件好事,老百姓既不用在随礼时打肿脸充胖子,也不会因办得简朴觉得丢面子了,村民们真心支持。”弥勒市西二镇西洱村党总支书记韩纪林说。

兰坪县河西乡共兴村四组村民杨友莲还给村里提出建议:“我们村不管办红事白事,还是办其他事情,建议推广自助餐,因为自助餐一顿吃不完后面还可以吃,桌餐吃剩的都倒了,很浪费。”

“移风易俗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只要党员干部带头,农村的风气一定会越来越好。”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鲁彩荣说。(何咏坤  胡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