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云纪时评】让婚丧嫁娶不再是人情的“枷锁”

发布时间:2018-03-26 07:58:36   来源:文山州纪委

刚过春节,在与群众攀谈中提到的一个现象让人揪心。他们村一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的40多户人家在春节前集体乔迁,一家接着一家设席请客。虽然村里定了村规民约不准大操大办,村民也签了字画了押,但张家看李家,一家比一家,都怕邻里有什么闲言碎语,只好勒紧裤带也要撑这个面子。

类似现象在媒体上屡见不鲜,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丧事比“孝心”,婚事比“财力”,乔迁比“气派”,祝寿比“影响力”,入伍升学比“社会关系”,家家争相效仿,户户盲目攀比。不仅办一场酒席花费多,办酒的名目更是繁多,甚至网民笑侃的“小猪生崽”这样的荒唐借口,都成了理由。看似热热闹闹,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巨大的财力支付与物资浪费基础上的。而无论是财力支付,还是物资浪费,都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不能承受之重。一些家庭甚至是整个地区再次出现“因礼返贫”“因婚返贫”的现象。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大抵是说,我们中国人往往可以为了脸面而“忍辱负重”,没有经济能力不打紧,为了脸面可以节衣缩食,甚至全家举债也要风风光光,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但是,这样的面子,背离了正常的人情往来,使人不得不放弃为人处世的一些需要坚守的原则,而失去了原则得到的面子又价值几何?不仅如此,这种牺牲原则的民间习俗正逐步演变成为“伪民俗”,这股歪风陋习不仅危害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互信,群众被裹挟着下不来,必将影响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进程,危害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桎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乡村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近日,云南省纪委省监委下发《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提倡婚事新办、力戒奢靡,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明确除为本人及子女操办婚事,为直系亲属操办丧事外,其余事由不操办客事,并对宴请的操办标准进行规定。还特意提出,村委会要依托村组现有活动场所,积极协调,为辖区内婚丧喜庆事宜提供操办地点;有条件的可以委托红白理事会统一操办,实现同一村组所有客事统一地点、规范管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面子”拥有多个面孔,它可以是一副重担,把人压得喘不过气;也可以是一股春风,让人与人之间温和友善。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无论是意见的指引还是规定的约束,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给歪风画上一条红线,告诉人们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需要遏制的,就是要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从“面子”问题拉进铺张浪费的死循环里解脱出来,卸掉重担,让真正的“面子”如春风般温润乡村生活和乡民心灵,让大家活得更有尊严。

让文明新风扎根内心深处,填满传统习俗的缺口,关键还是老百姓用心里的那把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用理性对待“人情事”,理好这些“人情债”。特别是长期被人情关系潜移默化影响着的当事人,更需要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这股歪风,崇尚勤俭节约,抵制大操大办,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杜绝“死要面子活受罪”,让婚丧嫁娶不再是人情的“枷锁”。(文山州纪委州监委  王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