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农民教授”朱有勇—— 将科研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

发布时间:2018-03-05 08:42:0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朱有勇在试验田与农户交谈(1).jpg

朱有勇院士在实验田里与农户交谈

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与“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的创建者。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并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高校名师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推广标兵、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无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者。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刚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

“感到自己离答案越来越近的时候,再苦都不算什么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朱有勇说,“我花了30多年,就是想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都很严重。在石屏县的一个村子里,朱有勇看到种有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在另一处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却比较严重。他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会不会是有些品种天生就对稻瘟病有抗体呢?如果是这样,把几种水稻混合种在一大片田里,就能抗多种病害了。

“我又想,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就得先知道三个答案:这种方法能否控制病害,控制病害机理是什么,能否推广应用。”朱有勇说这几个问题,他花了30多年来解答。经过近千次试验,朱有勇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控制病害的新途径。通过机理研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搭配、空间配置和时间优化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这个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确保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问及苦心研究30多年的心路历程时,朱有勇说:“辛苦是辛苦,但是当你感到自己离答案越来越近的时候,再苦都不算什么了。”

2000年,他的论文《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朱有勇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与“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

至今,朱有勇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5项、国内外科技奖12项。主持完成20余项973、863以及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发展银行及省部级项目,研发技术累计推广运用到1亿余亩。

“宾馆再好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做事”

“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实际上归根结底我是一个农民,会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告诉记者,他出生于云南个旧,是地道的农村娃,当过知青,对农民、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他最喜欢别人称他为“农民教授”。

1996年,朱有勇完成了在悉尼大学两年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谢绝了悉尼大学对自己的再三挽留,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说到这件事,朱有勇说:“宾馆再好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做事。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2011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组织提出,希望继续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行政管理很重要,但我就愿意到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看到田地里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才真的开心。”朱有勇说。

从农家子弟到大学校长,从工程 ﻪ院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自己的科研论文写在了广袤的云岭大地。在学生眼里,朱有勇既铁骨铮铮,也充满柔情。“每年试验田里三七出芽时,朱老师都和大家蹲守田边采集资料。”团队成员金怡吉说。“在澜沧县扶贫时,一次朱老师的脚踝扭伤了,但是他还坚持到扶贫点实地察看。”刘屹湘博士说。“他一年的休息时间也就是年三十、初一两天,之后又投入工作,年年如此。”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说,“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里有一间办公室。有几年,春节那几天朱有勇都在那里泡方便面度过,他丝毫不在意。”“他经常是吃完饭就工作,也不休息,绝不因其他方面的干扰而打乱自己的工作计划。朱老师对自己很严格,对我们却非常关心,经常关心我们的伙食,给我们加菜。”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叶辰说。

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学校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把奖金全部捐出,成立了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2015年,他又将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基金会。“现在奖学金已经连续发放了3届,36名师生获得了帮助。”朱有勇笑着说:“能够用这点钱,去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人来为中国农业服务,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朱有勇不仅自己扎根云南,还动员优秀人才到云南发展。李成云进入他的研究团队前,原本打算离开自己的科研单位到省外寻找发展机会,在朱有勇的极力劝说下,最终选择留在了云南。留下来的李成云专心研究,后来获得云南省第二届兴滇人才奖。1979年出生的朱书生,则是慕朱有勇的名从北京专门来到云南,刚来就参加了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如今他已是云南农大植病系副主任、工程中心负责人之一。

“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朱有勇不光潜心科研,还致力于将其成果惠及于民。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朱有勇说,“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我就选择了澜沧县。”国家脱贫攻坚的号令刚吹响,朱有勇就选择到距昆明约600公里的澜沧县进行科技扶贫。

澜沧县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朱有勇和团队深入各乡镇、村、企业,用科技的力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在澜沧县的田间地头,经常能遇到朱有勇给农户示范操作。

“那段时间,我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主要是想为农民找准、找好发展项目。”朱有勇说。每天清晨,农作物还挂着露珠,他和团队成员便拿着仪器下田了。朱有勇团队帮助实施的冬季马铃薯项目使当地马铃薯收购价达正季价格的5倍,每亩增收9000多元。

他还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优质且经济价值高的三七。“林下种三七可以实现生态有机种植,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三七),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朱有勇团队成员毛如志博士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要从项目资金上扶,更要从人才、智力上扶。”朱有勇说。他在云南农业大学、澜沧县成立专家扶贫工作站和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两站”着力推动“政产学研用”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他还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和教育资源,建设了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澜沧县分中心,在学校开设马铃薯班、蔬菜班、林下种植班和大专班,从蔬菜种植、网络营销等方面为贫困县培养农业技术骨干。经过朱有勇及扶贫干部的努力,一批批扶贫项目得以实施,澜沧县脱贫攻坚成效已逐步显现。

实干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只有实干者才能确保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朱有勇,这个高原汉子,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却有着崇高的追求,这种追求,百折不挠,这种力量,持久深沉。(何咏坤  胡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