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82年9月,十二届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管筱璞 摄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一张约摸半米见方的黑白照片,带领观众翻开了“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历史巨变篇章。照片拍摄于1982年9月13日,记录了十二届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场景。
会上,时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发表讲话,对纪检队伍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把党的纪律检查队伍本身的干部选好、用好。做纪律检查工作的干部,应当是有坚强的党性,有一股正气的人;应当是能够坚持原则,敢于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人;而不应当是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做和事佬、老好人的人。”
讲解员娓娓道来,向观众讲述了照片所处的时代背景:“1982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要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固然会进来,但苍蝇也会飞进来,社会上一度流传“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的观点。对此,陈云毫不客气地予以反驳,党的纪律是严肃的,是不能动摇的,不能松绑的。要知道,党风是民风之所向,党风是根本的、长远的,所以要抓纪律,根本的还是要抓党风。
当时,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盗窃国家和集体财产等经济犯罪活动明显增加。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犯罪活动往往由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的少数人员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进行,有时甚至还打着国家和集体的幌子,侵蚀党和国家的肌体,损害党和政府的声誉,严重阻碍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因此,打击违法乱纪是端正党风、保证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982年1月5日,中央纪委一份反映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信访简报》摆上陈云的案头,令一向冷静的他大为震怒。他提笔在简报上批了几句话,大意是: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陈云的批示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一致同意,邓小平又在旁加了八个字:“雷厉风行,抓住不放。”中央领导同志的决心,可见一斑。
1月11日,中央发出了《紧急通知》,决定把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作为当年要抓紧解决的问题。中央纪委专门成立了贯彻中央紧急通知办公室,并增设了几个新机构。当时对借调干部提出了几个主要条件,其中一条就是本身作风正派。陈云说,下去查案件的人,如果自己作风不好,哪能查得了人家?中央纪委先后派出100多名干部分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充实办案力量,直接参与大案、要案的调查处理工作。由此,一场全国范围的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迅速打响。
1982年5月,广东省查获了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重大走私案。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分部原行政主要负责人、临时党委书记周志荣和分部储运部负责人徐志良等人,无视党纪国法,与不法港商合谋,采取多进少报、夹带走私、高税率产品报低税率产品等手法,大肆进行走私偷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同年10月,周志荣和徐志良被依法逮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随着一批大案要案的严肃查处,全国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的斗争取得重大成果。至1982年底,全国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达16.4万余件,其中依法判刑近3万人,追缴赃款赃物(赃物折合成赃款)合计3.2亿余元。在法律威慑和政策感召下,一大批人投案自首、坦白交代。与此同时,国家还采取措施,加强对商品进口的管理,堵塞了一些走私漏洞。从1982年2月至1986年7月底,全国打击经济犯罪中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有6.7万余人,其中被开除党籍的有2.5万余人。
“重温这段历史,尤其是陈云同志对纪检队伍建设的要求深深触动了我,当前中央对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与之一脉相承。我们应当坚定正确政治立场,锻造过硬本领,敢于向腐败和作风问题亮剑,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福建省泉州市纪委干部洪国联表示。(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