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河南省上蔡县偏远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三个乡镇的交汇处,是典型的“鸡鸣三乡”。我家的隔壁就是村办小学。母亲是村小的民办教师,我从咿呀学语时就跟着母亲在学校玩耍,记忆中最不能忘却的就是家乡那所小学校。
泥屋 泥墙 泥课桌
1978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时的教室简陋破旧,墙壁是土坯,屋顶是茅草,阳光透过茅草间隙照到屋内的泥土地上,像一面面小镜子。教室没有门窗,只有两大一小三个洞口,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有头大黑猪从后门口哼唧哼唧溜进了教室,与教师唱“对台戏”,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每到放假前一天,老师都要组织学生挖土、和泥,垒住门口和窗口,防止放假期间附近村民家的猪狗鸡鸭到教室“串门”。课桌是用泥土垒起的一排排台子,学生或坐或跪在土台子后边,破旧的裤子常常膝盖处先磨出两个洞。
由于位置偏僻,教学条件差,学校没有公办教师。公社、大队挑选毕业返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学校任课。这些民办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资培训,但他们责任心都很强,很多是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上课时,老师手里的粉笔用到黄豆粒大小还舍不得丢掉,粉笔头在老师的手指下化作汉字和小数点。学生的作业本正面写完反面写,练习本是用香烟盒的内衬纸钉的小本子。虽然物质极度匮乏,但我们的心里是充满快乐的。
电灯 吊扇 油蜡纸
1983年,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村委会号召村民多交公粮,修建新校舍。看着卖粮换来的一车车青砖、小瓦拉进学校,师生们欢呼雀跃。老师们到学校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把大圆木头绑在树上拉大锯,锯成薄板钉成简易课桌。在老师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建的教室全部安装了木门和木窗,室内地面用碎砖块铺平,校园四周种上了白杨树。和煦的春风透过木格栅窗吹进教室,闻着新课桌散发的沁人心脾的木头香味,我感觉上学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1990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小学校当一名公办教师。这时的学校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新建了标准化的两层教学楼,教室前后都装上了玻璃钢窗,还安装了电灯、吊扇,配置了标准的课桌凳,简直和当时小学课本里的教室图片一模一样。
那时课外学习资料匮乏,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我在认真备课上课之余,多方搜集资料,刻蜡纸油印资料发给学生。从刻写到印刷全部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又需要技术。为提高油印水平,我常常放学后加班加点,认真练习刻写钢板字,有时还在旁边空白处写些名人警句,画些生动的简笔画。那一张张泛着淡淡油墨味的手刻资料,构成了那个时代莘莘学子求知的美好回忆,也伴随我度过了最难忘的青春岁月。
电脑 钢琴 投影仪
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部署开展了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实施校园校舍建设和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购置,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要。
家乡的小学校依托“全面改薄”专项资金,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修缮了教学楼,新建了运动场,配备了体育器材,增设了计算机室、音乐室、舞蹈室、实验室,添置了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粉刷一新的教学楼,四季常青的绿化带,干净平整的体育场,标准卫生的学生食堂,比当年小学课本里的学校还要漂亮得多。
信息化的发展使乡村教育从“农耕时代”跨进“互联网时代”,从“闭塞式”转为“开放式”,学生们不仅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听取本校教师讲课,还能共享全国优秀教育资源。乡村孩子接受了优质的现代教育,和城里孩子一样,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爱好得以培养,网络的普及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忆过去,很多老教师梦想何时才能用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到如今,看着孩子们弹着钢琴、跳着舞蹈、用着电脑,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大家都夸改革开放的政策真好。当年那些风华正茂的民办教师,大部分已经通过招考或直接转正,正式成为了人民教师,从事着人们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四十年的如梭光阴,使当年懵懂的稚子变为睿智的成人;四十年的尊师重教,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家乡那所小学,也和全国许许多多小学一样,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所所乡村小学像一艘艘知识之舟,承载着众多农家孩子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破浪前行。(网友“范本强”供稿|曹静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