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之十: 一块黑板的时代变迁

发布时间:2018-10-07 07:52: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多媒体教学能以生动直观的立体影像,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效率。”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滨湖小学王老师推开亚光黑板,对多媒体教学触摸屏一体机赞不绝口,他自豪地说,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也很好地应用在教学上,现在农村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

这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全颠覆了我对“黑板”的传统认知,这样的“黑板”让课堂上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看”,化抽象为具象,使学生易接受、记忆深。

一块黑板就是一个课堂

我的学生时光,是从1977年的“育红班”开始的。当时,农村还没有幼儿园,学龄前的儿童入学前先进入“育红班”学习一年。“育红班”这个名字,有着为国家培育红色接班人的意思。

我的家乡是临近黄河的一个滩区小村,黄河三年两漫滩,庄稼绝收,家乡贫困落后。我们村没有学校,连“育红班”也要到邻村的裴刘尧小学去上。

我当时上的“育红班”,既无教室,也无课桌,倒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露天课堂。所谓露天课堂,就是老师拎着一块二尺见方的小黑板,找一片树荫,将小黑板挂在树杈上,小伙伴们各自搬着小凳子,在小黑板前分排坐下,以膝盖当课桌,便开始上课。可以说,一块小黑板就是一个课堂,一片树荫即是一个教室。

上课过程中,同学们随着树荫的移动而挪动着小凳子,一堂课下来,座序大乱,散乱的树荫下坐着三五成堆的小学生,老师的嗓门也越来越大,教鞭将小黑板敲得越来越响,生怕学生们听不清楚或注意力不集中。

一块黑板成就一个教室

1978年,正值我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在一间十几平方米大的教室里上课。说是教室,其实仅仅因为墙上有一块大约一米高、两米长的木黑板而已,仍然没有课桌,大家还是在膝盖上写字。那块木黑板是由多块木条拼凑而成的,估计是时间久了,每个拼接处都有一公分宽的裂缝,且板面上的黑漆也脱落多处,在上面写粉笔字时,吱吱作响,粉尘飞扬,字道断裂。一节课下来,老师的头上、手上和衣袖上,都落上一层白色粉笔灰。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总算换了一间大一点的教室,黑板也不再是木制的了,变成了水泥材质,但水泥黑板弊端更大,因板面粗糙,写粉笔字时粉尘更多,写上的字也不易擦干净,往往得用水刷洗。即便如此,黑板面仍是黑不黑白不白的,好在那时候眼睛好,要不,准瞅不清上面的字。课桌也有了,是那种没上漆的长条木课桌,两人合用一张。由于受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的启发,往届的学生们在每个桌面上都刻有一个“早”字。

在之后的小学、初中时光,我们用的一直都是水泥黑板。经常由于黑板漆光滑,粉笔写字会在上面陡然打滑,“叽”的一声,粉笔滑出一尺多远。每到此时,老师得用劲将粉笔头折去一点方能再用,要不然是写不出字的。

1986年,我到原阳县一中上高中时,第一次见到了磨砂玻璃黑板。说是黑板但颜色不黑,倒是发绿,写上的字很清晰,我感觉太高大上了,总在下课时捡些粉笔头写写擦擦,心情愉悦舒畅!

一块银幕点亮教学之光

1989年,我到河南大学参加美术培训时,在该校大礼堂举办的一期讲座上,只见台上坐了位老教授,身后挂着一块两米见方的白布,而不见黑板。当时我心想,没黑板咋上课呀,莫非要演电影吗?正纳闷,只听“咔嚓”一声,老教授身后的白布上出现了一行讲座题目。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这是幻灯教学。

1998年,我在河南省信访局举办的信访工作培训班上,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课件教学。在大银幕上,随着鼠标点的移动,一段段文字忽闪忽现的,让我大开眼界,感到无比神奇。

2018年,随着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像滨湖小学这样的农村学校,也运用先进的教学一体机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每个班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投影、音频、视频、互动综合的多媒体教学逐步取代了传统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力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老师,也教得越来越轻松自如了。

黑板,越来越窄,越来越小,变成了白板;粉笔字,越来越少,可有可无;教学内涵,却无限延伸,穿越时空。从我小时候读书时的“泥桌子,泥凳子,上面坐个泥孩子”到今天的多媒体电教课堂快速发展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教育的辉煌成就。

未来的黑板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但一定会比现在的更先进,我热切地期待着。(本文由网友刘永胜提供|曹静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