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记者在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西街社区看到,社区的公示栏张贴着该社区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情况公示表,详细列明了该社区干部及其亲属享受惠民资金等情况。
社区党委书记张雪梅说:“以前,每到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干部说情打招呼,想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纳入临时救助、慰问对象。现在公示出来以后,不仅说情打招呼的没有了,有的干部亲属还主动申请退出。”一旁的社区群众说:“情况公示后,我们一眼就能看明白。该得的,我们绝对支持,不该得的,我们坚决举报。”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大足区试点推行的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不久前,重庆市纪委监委在大足区召开现场会,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向重庆市38个区县推广,震慑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加大,扶贫项目大量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巨大,由于扶贫对象量大面广、资金使用点多线长、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在一些地方,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紧盯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提高精准发现问题能力,坚决惩治“蝇贪”,守护好贫困群众“奶酪”。
“我要举报!我家危房改造补助款被村支书拿走了一半!”近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大治乡黑狮村时接到村民实名举报。核查事实后,东兴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为村民追回了5000元危房改造补助款,并给予该村党支部书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针对群众反映扶贫领域的“微腐败”现象,东兴区纪委监委开展“联村清风行”“纪检干部敲农门”等行动,全区180名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专项巡查,走村入户收集扶贫领域“微腐败”线索。
精准发现问题,是守护好困难群众“奶酪”的前提。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进一步完善扶贫领域“五级联动”监督平台,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今年1至7月,全市“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共录入反映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相关举报21709件,其中已办结21636件。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尽管扶贫领域的腐败大多属于“微腐败”,但“蝇贪”成群,其害如虎。
“没想到不到一周你们就把问题调查清楚了,这么热的天还过来反馈调查情况,辛苦了!”日前,在江西省会昌县珠兰乡下照村,群众向县纪委监委信访调查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今年以来,会昌县强化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督办工作,凡涉及扶贫领域的信访件都必须标注“扶贫”关键字,快速登记、快速领办、快速查处,确保信访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快查快办,正成为扶贫领域查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特点,不少地方在及时核查处置之后,还对实名举报信访件的举报人进行反馈,增加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感。(田国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