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土埔”到“桃花源” ——改革开放40年之晋江故事(三)

发布时间:2018-07-13 07:49: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下午的阳光不算刺眼,吴金程站在窗边眺望,蓝天白云掩映下,成群的龙眼树和高山榕愈发苍翠,环抱着一排排白顶红墙的别墅,为这个名叫大埔的村子平添几分清凉。

作为大埔村党委书记,老吴清楚地记得,1997年他从外地回来担任村委会主任时,村里各方面都很落后,环境尤为恶劣,不仅龙眼树活不长,连鸟叫声都听不到,用闽南话讲是名副其实的“赤土埔”。

正是这样一个“赤土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然脱胎换骨,近年来多次在所属晋江市、泉州市乃至福建省斩获“文明村”“美丽乡村”等殊荣,还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等称号,成为环境宜人、远近闻名的“桃花源”。

大埔村的巨变,正是晋江市发展历程的一个剪影。而指引这场巨变发生、发展的,正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晋江调研时提出的“发展之问”:如何走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低端竞争,富而不强”的发展瓶颈?16年来,探索从未停歇,从未止步……

改变,从环境开始

62岁的吴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大埔人,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大埔村堪称脏乱差的典型。

“1980年我从部队回来,那时候村里只有一条土路和两座石板桥。一下雨,路就没法走,土坯房也有倒塌的。厕所都是各家各户自己挖的露天茅厕,遇到大雨就会漫起来。”吴建国说。

1997年,在外地做生意的吴金程回到大埔村,此时的村容村貌并没有多大改观。除了“到处挖的厕所”,附近陶瓷厂和石材厂林立的烟囱也向环境提出了挑战。

大埔村所在的磁灶镇瓷土资源丰富,素有拉坯烧瓷的传统。早在宋元时期,磁灶陶瓷便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改革开放后,磁灶镇的陶瓷业焕发生机,虽然使得该镇成为福建省第二个“亿元镇”,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那时候村子周边大概有100多个烟囱,夏天穿白色衣服在附近走上一圈,衣服就变黑了。”大埔村党委副书记吴清水告诉记者。

与生态环境相比,大埔村当时的治安状况也乏善可陈。据吴金程介绍,他刚回大埔的时候,裤子挂在家里都能被人用竹竿从窗外挑走,更别说偷村民家几只鸡了。

面对道路泥泞、污水横流、露天茅厕臭气熏天、小偷小摸不断的“残酷现实”,吴金程在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时便立下承诺:要把大埔村建成一个“桃花源”,让村民住得舒适、生活得安心。

拆猪圈,填茅厕,架路灯,清理排水沟,铺设水泥路,设置垃圾桶,组建联防队和环卫保洁队……在吴金程作为村委会主任的第一个任期内,大埔村便通过村容村貌整治,使环境卫生有了明显好转,村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提升。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埔村借助1999年被泉州市列入“100个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分五期推行旧村改造,对“烟囱”的治理亦同步展开。

难能可贵的是,大埔村在推行旧村改造的同时也不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该村双井住宅区的成片别墅中,便保留着一间始建于1960年、极具闽南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红砖老厝,为历史留下足印,为后人留住乡愁。

“通过整治,生态环境变好了,龙眼树长出来了,鸟叫声也明显多了。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大埔人,绝大多数都回来住了。”吴金程望着窗外,言语间透着自豪。

如今,尽管旧村改造项目还有最难“啃”的两期尚待推进,村“两委”依旧信心十足。他们坚信,大埔村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极富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从福建到泉州再到晋江,这些年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大埔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良好契机。”吴金程说,“放眼新时代,我们更有信心。”

移风易俗带来新气象

村务工作者吴玉配常听老人讲,过去大埔村的小伙子娶不到媳妇,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过来,而现在却是“排着队来”。

话虽然有些夸张,却生动反映了大埔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同样体现在婚丧嫁娶等红白事上。

村民吴世钦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红白事多,不管有钱没钱都喜欢讲排场、比“阵头”。以白事为例,一个“阵头”包括舞狮子、吹唢呐等不同“角色”,有钱人家里一场白事甚至叫了十几个“阵头”,参与者多达上百人。

白事如此,红事更甚。

吴清江是大埔村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据他介绍,从孩子出生到满月,再到4个月、周岁、16岁乃至结婚,都要请客,规模大的一次能办100桌宴席。

“最早的时候,请客会收红包,后来只请客不收礼,客人来了就算给面子,负担全在户主身上。”吴清江回忆说,以前他在大埔村一年能参加20场以上的红白事。

“改革开放让晋江人富了起来,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讲排场、好面子的思想也由来已久。”晋江市纪委监委干部姚诗斌介绍说,为了扭转风气,晋江市尝试在村规民约上做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村、社区陆续通过公议、公订的办法对红白事的事项、范围、时间、规模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成立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与群众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大埔村同样走在前面。

“建设‘桃花源’,不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民风民俗等‘精神层面’的变化也要同步推进。”吴金程说,从1998年起,村“两委”便倡议全体村民节俭办理婚丧喜庆,村规民约也随之而出并不断完善。

记者在大埔村见到了由村“两委”于2015年修订的村规民约,对于如何操办红白事有着13条具体规定。根据违约处理条款,任何人违约都要向村里的爱心慈善援助站捐款以示处罚,村“两委”成员违约则加重处罚。

据吴金程估算,自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每年村民可减轻负担近千万元。在村“两委”倡议下,节约下来的资金捐给了村里的公益事业,用于维持敬老院运营、改善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等。

以敬老院为例,大埔村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耗资1200万元建成敬老院,为全村适龄老人提供免费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其运行经费便来自于村民捐款设立的基金会。

“大埔村能够顺利推进移风易俗,与这些年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吴清水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使在大埔这样的农村基层也能明显感受到,而遵守村规民约、不搞铺张浪费也逐渐成为自觉。

攻坚克难,关键靠党员

大埔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门口,整齐挂着6块牌子。其中3块红字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分别写着大埔村党委、大埔村纪委和大埔村委党校。

在大埔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党建为抓手,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克服旧村改造牵涉面广、阻力大等难题,成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宝。吴金程自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金程书记在当村委会主任时就提出,他个人不从村里报销一分钱,也不拿一分钱工资。2003年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开始‘一肩挑’后,他要求村‘两委’都不报销接待费、差旅费等,连茶叶都是自己买。”吴清水说,按以前的老规矩,吴金程可以享受电话补贴、摩托车油费补贴等,但他从来没要过,也没领过工资。

在吴金程的带动下,村“两委”成员和党员成为大埔村环境整治、旧村改造和移风易俗最坚定的支持者。

吴清水记得,2008年磁灶镇统一规划的一个新农村改造项目中,他们家160平方米的房子面临拆迁,对于镇里给出的补偿标准,四个兄弟产生了不同意见。

“房子是我们四兄弟的,大家都有份。因为我当时是村党总支的宣传委员,金程书记就让我带头支持镇里工作,并做好兄弟们的工作。”吴清水说,通过做工作,房子最终顺利拆迁。

2013年,大埔村的陶瓷企业迎来了“煤改气”的重大调整。由于天然气成本高,很多企业主一开始并不支持,吴清江同样如此。

“一开始确实想不通,一个月最起码多出十几万元的成本,大家都想拖着。”吴清江告诉记者,由于他曾担任村“两委”成员,吴金程选择从他身上突破,并成功使他转变了观念。

“环境污染了,大家都会受影响。而且,早改晚改都得改,与其拖着,还不如早点改,迫使自己转型升级。”吴清江说。

“重点突破”的同时,对全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也不放松。

2012年,大埔村在晋江市率先成立村级党委、纪委和党校,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后,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依托村级党校,村党委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培训,加强纪律教育。

“除特殊节点的学习活动外,村委党校平均每个季度还会组织一两次集中学习,要求全体党员参加。”兼任村委党校校长的吴清水介绍说,为了加强管理,村委还规定,党员外出超过三个月要请假,超过三次没交党费或在党员活动中缺勤的,上报镇纪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摆脱贫困》中所说,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而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具体体现的。在大埔村,过去和现在如此,未来同样如此。”吴金程说。(瞿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