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人民的人,人们永远爱戴他、尊敬他、怀念他。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3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每当提到周恩来这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人们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思念。他信仰坚定、理想崇高,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严谨细致,虚怀若谷、戒骄戒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在他的这些崇高品质中,公仆情怀最为人所称道。
1943年,45岁的周恩来写下《我的修养要则》,第六条写道:“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周恩来的一生,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殚精竭虑为人民服务,从来没有脱离这一条。
做人民公仆,从来不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一举一动的践行;从来不是一阵子的感动,而是一辈子的信仰。周恩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逢年过节,他总是关心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1973年,他重返延安时,目睹群众生活仍然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对不起老区人民。1975年,大手术之后,他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
细节决定事业成败,细节彰显为民风范。1966年4月1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地震灾区河北慰问受灾群众。他正准备向群众发表讲话,发现现场的群众是迎着风口坐的。周恩来马上说:听我口令,向后转。这样,总理一个人迎风而立,而群众则背风听他讲话。关爱群众,就当有周恩来这种“迎风而立”的真情实意。反观当下那些自己躲在树荫下而让群众站在太阳下的所谓“送清凉”,那些姗姗来迟而让群众在雨中等候的所谓“慰问服务”,何等汗颜!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首在密切联系群众。如何密切?不是开车跑一圈、过节转一趟就行了,而是体现在真正解决群众困难上,体现在为民担当、为民奉献上。在著名的伯延调研中,周恩来不为太平假象所惑,通过苦口婆心的开导和身体力行的感召,打破了群众知不敢言的僵局,调查到公办食堂存在的问题。随后,他果断向毛主席提出建议,最终取消了大锅饭。假设周恩来不深入群众,不与群众心贴心,就听不到真话,也就很难有正确决策,那样就不知会有多少群众继续挨饿、遭罪。可见,贯彻群众路线不仅要走近,还要走进;不仅要迈门槛,还要进心坎。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还要多向群众学习。周恩来说过:“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因为领导者本身知识还不完全,经验还不够,领导地位并不能使你得到知识和经验。”走进新时代,我们面对的事物很多都是新的,很多问题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如果领导干部总凭经验办事,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或者不与群众接触,“关起门来写文件、作决策”,抑或看不起群众,忘记自己的公仆角色,就极容易坏事情、失人心。事实证明,领导干部要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非得向群众学习不可。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今天,我们纪念周恩来,也是一次对初心的回望。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那些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共产党人,终将赢得民心、无往不胜,终将泽被后人、行为世范,终将万古流芳、永垂不朽。(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