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谋划部署重点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到“精准”这个关键词,如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要求巡视“掌握问题线索,定点清除、精准打击”,等等。精准,就要在摸清对象、盘清家底的基础上,改变大呼隆、“手榴弹炸跳蚤”等粗放方式,探寻真抓实干、精准发力的新路径。
精准化是认识论、价值观,也是实践论、方法论,需要战略部署和战术手段相匹配,时间节奏与执行效率相契合,也要求理性思维和务实作风相结合。具体而言,任何一项工作实现精准化,都离不开形势判断精确、任务落实精细、工作方法精当、实际效果精到等要素。管党治党,亦莫能外。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持续深化,纪律检查、国家监察、巡视巡察等“多兵种”将全员列阵、尽锐出战,必须以更加精准的思路和举措将全面从严治党挺向纵深。
直面千头万绪的管党治党任务,既能抓紧又能抓准,既看准人又找准问题,是精准化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同样,抓得不准,等于瞎抓,近于抓瞎。这五年来,我们党以雷霆之势反腐败减存量、遏增量,以严明纪律管住大多数,摸清了各级党组织的“大数”和党员干部的“底数”,为进一步对症施治、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当下,应当乘势而上,追踪扫描政治生态和干部状态,实现“从每片林到每棵树”的精准识别,建构起从领导干部公权公款使用状况到“家事家财”报告情况的甄别把关机制,为“有病早治、小病快治、无病防治”提供精确定位的靶向参数。党纪手段和国法资源一体运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无缝衔接,巡视“觅虎”和巡察“找蝇”上下联动,看紧盯准“重点人、要害事、关键域”,为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提供精准落点,就能更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最佳效果。
说到底,精准化的要义是实效化、长效化,关键是抓规律、抓深化,需要扭住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孜孜以求。以纠正“四风”为例,没有坚持,就没有深化;没有“靶向意识”,就很难巩固拓展。精准化绝非花拳绣腿、浅尝辄止,而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以严实深细的作风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再次警醒全党,在治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方面问题成效显著的同时,与作风顽症的深层较量任重道远,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锲而不舍抓下去。这就要求科学全面地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摸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解决老旧问题不忘察觉新发问题,整治显性问题不忘排查隐性问题,提高校准思想之舵、把准作风之脉、开准治病之方的能力。
“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推动管党治党实现精准化,还需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搞得更加精密细致、管用有效,把制度优势加快转化为治理效能。展望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锐意进取,全面从严治党精准发力,将为党的自我革命和治国理政提供更加深入持久的内生动力。(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