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我的同事——老和

发布时间:2018-12-19 08:23:53   来源:丽江市纪委

老和是我的同事,也是华坪县纪委监委机关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西族汉子,从参加工作就背井离乡来到华坪,是一个有着31年工龄,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近20年,工作经验丰富,勤勉敬业、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纪检“老兵”。我们俩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这段时间老和生病了,耳边的叮嘱和教导少了,着实让我有些不习惯,然而老和做人处事的态度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反复涌现。

活到老干到老  职务变了工作干劲不减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享受主任科员的待遇后,工作上就会打“折扣”、打“退堂鼓”,不愿去费心出力,但是老和却不是这样想的。“既然拿了这份待遇,就要对得起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纪检监察干部是捍卫党纪国法的‘忠诚卫士’,党赋予了我们神圣的职责使命,我们只有率先垂范,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永不出列、永不掉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50多岁的他精神抖擞,每天上班都能精力充沛的应对各种繁杂的工作。8小时之外,老和除了写写毛笔字,就喜欢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纪检业务知识学习都不落下。

敢于坚持原则  严格监督执纪教育提醒干部

干了近20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老和恪守正道,勇于监督执纪问责,积极投身到监督检查第一线。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作风纪律督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两违”整治督查、重点领域专项督查、纠正“四风”专项治理……只要有督查的地方就会有老和的身影。在他参加的上百次的监督检查中,他都坚决抛开私心杂念,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敢于得罪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党纪党规戒尺衡量干部的言行,对于发现的问题,敢于咬耳扯袖,批评教育,防止小事变大,进而挽救党的干部。县纪委查处了某局局长后,该局的一名干部深有感触的说道:“现在回想起来,幸好当时老和在纪工委联系我们单位时及时对我教育提醒帮助,不然我就要犯错误了。”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轻伤不下火线

今年,老和被单位抽派到通达乡白姑河村协助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他毫无怨言,接到任务,收拾好洗漱用品就驻村了。白天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晚上加班加点核对资料,再浮躁的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也会静下心来变得沉稳。由于长时间的加班未能休息好,本来血压就高的他出现了间歇性意识不清的状况。

“还是去医院认真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您不要担心这里的工作,我们会尽心尽力去完成好的。”“大部分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只有点收尾工作,我们会严格按要求去做。”大家七嘴八舌的的劝他。“没什么大问题,轻伤不下火线,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呢?等工作完成后我再去检查。”他坚持说道。

“您如果不到医院检查,那大家干起工作来总是心神不宁,都会为你担心,工作的效率岂不是更低了。”驻村工作队队长说。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他才同意到医院检查,检查发现是脑血管出了问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后老和产生了一些后遗症,左手和左脚活动起来不是那么灵活。虽然老和现在已经出院了,但是看着他有点瘸的腿,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不争气的眼泪不自觉的在眼睛里打转,但是他还安慰我们说:“我一定会加强锻炼,过不了多久就能与你们继续并肩作战了。”

严管厚爱  把党支部建成“纪检监察干部之家”

作为纪委监委机关支部书记的老和,单位里的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都会经常来跟老和倾诉,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爱与他交流,他总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解释劝导、教育引导。同时,他把抓好党员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结合集中学习、三会一课、志愿服务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等来引导教育纪检监察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老和通过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认真学习、积极工作、敢于担当,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发挥了机关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让干部感觉到纪检监察机关是温暖的大家庭,是有“温度”的家。

不忘初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终身

选择了纪检监察这个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了崇高与神圣;选择了纪检监察这个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了担当与奉献。老和从骨子里就透露出一副铮铮铁骨和毫不动摇的内心,由于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递着扬善惩恶、嫉恶如仇的正能量,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他为榜样,从他身上不断蓄能充电,切实用忠诚担当守护党纪法规;用勤勉付出捍卫一方净土;用敬业奉献谱写华丽篇章。身体不断恢复的老和决心把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坚定信念、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永不出列、永不掉队。(华坪县纪委监委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