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快跟家里人说一声,一起进村入户办信访,恐怕中午又得加班了……”
镇纪委书记赵玉琴对待工作就是这么风风火火,什么事都是即知即办,尤其是信访问题,总是一刻也不耽搁。
我坐上车,才得知镇纪委刚刚接到上级信访转办通知,信访件反映的是挖色村农户杨宝兰家中丈夫与母亲均偏瘫,一家7口人仅靠自己一人在支撑等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的问题似乎与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责主业没有关系,完全可以转镇民政办和挖色村去处理和解决,无须镇纪委揽责,更何况快下班了,跑一趟又耽误中午家里的事。”我心里这么想,却没有说出来。
赵书记从脸上看出了我的不悦,轻言细语地对我说:“事情反映到纪检监察机关,说明信访人肯定跑了相关部门,没有把问题解决。可以想像信访人此时的无助,我们跑一趟把事情搞清楚,看看是否有相关部门不履职的情况,尽可能地督促和协调,努力把信访人的诉求解决好,决不让贫困群众的诉求石沉大海,这是我们镇纪委不可推脱的责任”。
赵书记的一番话,让我消除了心结。是啊!决不让群众诉求在纪检监察机关搁置,决不让受理群众诉求的部门因不履职、不尽责而令群众诉求石沉大海,这就是我们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应当兑现的承诺。
“这次,我们一定要把问题调查清楚、努力把问题解决掉,不然就白白耽误大家午休时间了。”赵书记说着带有要求的玩笑话,让大家既轻松又有压力。
走过七曲八弯的村里小道,我们来到了杨宝兰家中。住房破旧、物品零乱,家里尽显贫困状况,是杨宝兰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而印象最深刻是全家人眼里的无助与无奈。此时,我心里最想做的就是能为她家帮上忙,尽心尽力把她家的反映诉求解决好。
简单的嘘寒问暖过后,我们进入信访调查的主题。经了解得知,杨宝兰户属于建档立卡户,现行已享受危房原址重建补助,城市低保、丈夫享受残疾人生活补助、孙子享受学期教育补助、全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缴等政策补助,且现行有关政策均已执行。但因家中有两名偏瘫病人,仅靠一人的收入支撑家庭,扶贫政策虽好,对她家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怎么办……”在返回单位的路上,赵书记和大家都在问着这样的问题。只要把贫困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对此坚信不疑。后来,在镇纪委等单位的多方协调下,杨宝兰担任了挖色村的洱海保护治理保洁员,有了稳定收入,为家庭减轻了一分负担。
从此以后,杨宝兰家成了我们镇纪委的关注对象,成了“亲情户”。每当下乡路过她家,我都要进到她家坐坐,了解她家生活情况,向她的家人讲解扶贫相关政策,力所能及地帮助她家解决诉求和困难,鼓励全家人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面对人生。
杨宝兰家脱贫还任重道远,但我知道,只要有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有把贫困群众疾苦放心上和极尽全力解决群众诉求的人,杨宝兰及其他贫困群众就不会感到无助,就会有脱贫的希望。
对待贫困群众的诉求,决不能分“分内与分外”,决不能让群众的诉求石沉大海,这是处理杨宝兰信访诉求带给我的工作启迪,它将指引着我不断前行。(大理市挖色镇纪委 茶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