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扶贫历程,是辛酸的,也是幸福的。
今年3月,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我被单位选派到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没有半点驻村经验的我被安排到了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岗位上,这无疑让我倍感压力。
刚到村上的第一天,本想大体了解一下绿南村基本情况,打开陈旧的抽屉柜,却发现村情档案资料匮乏,到户信息完全空白,没有系统的文本资料,想“打入内部”无从下手。面对村里几个老干部,我的脸一下子竟像热锅上的蚂蚁,刷一下红了起来。可是既然来了,就要把工作干好,接着我就接受了第一项任务——梳理全村基本情况。绿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95户2877人,贫困面大,走访不是一蹴而就,于是我制定了一个月的走访计划,以村委会为中心、往四周散开的形式开展走访,一有空就挨家挨户与村民“拉家常”。这一个月,走烂了带来的两双运动鞋,脚底也被磨了好几个水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踏实干事的态度快速拉近了与村“三委”所有干部职工的距离,同时也详细制定了一本涵盖全村每户基本情况“绿南村攻略”。
在走访的第一天,我来到了凉风村民小组张会芬的家,她身患残疾,与她说话时才发现张会芬只会使用苗语与人交流,于是我找了汉苗语都会的社长,通过汉语苗语相互翻译,了解到她丈夫王时章因病去世,自己患有残疾无力供养11岁的孩子上学,看着黑黑瘦瘦、满眼泪水的张会芬,心里百感交集,总想为她做点啥。
回到村上,我与村委会商量沟通后,决定在“社会扶贫APP”上为其发布帮助需求,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这个APP,不清楚效果如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把张会芬的身份情况、困难问题、银行卡号等详细情况发布到“社会扶贫APP”上。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目前就已筹得善款9000余元,我第一时间拉着社长把这个好消息转达给了张会芬,虽然听着完全听不懂的苗语,但从她激动的眼神我看到了真诚的感谢和久违的喜悦。这笔善款解决了张会芬一家的燃眉之急,事后,每每路过张会芬家,她都会用她那瘦小的胳膊向我招手,示意我进屋坐坐,虽然听不懂她说什么,但是一进屋她就赶忙端来了刚煮好的马铃薯和一杯热腾腾的白开水,看着冒着热气的白开水,一股暖流缓缓流入心田,简单而真诚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也更加使我更加融入绿南村这个“大家庭”。
看到张会芬的孩子背起书包高高兴兴的走向学校,听着龙塘村民小组一声声的感谢,我感觉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付出再多的辛劳都是值得的,因为收获大于了付出。
扶贫路上幸福多,扶贫任务是艰巨的,但为群众谋幸福带来的获得感远大于付出的艰辛。
在走访中,龙塘村民多数反映因小组地理位置较远,难以架设电线输送电力,一些电杆已东倒西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8户村民因一农户始终不同意从他家土地里架设电杆,导致改造工作被搁置,村民们不得不继续使用1元多1度的旧供电线路。回到村委会,我拉上好几位熟悉村情的老同志和我跑到这个农户家,一开始他很排斥,总觉得在自家地里架设电杆会损害他的土地使用权,把我们撵了出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之后我就天天往他家里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这样持续了一星期左右,他终于松口了,最终同意了无偿在自己地里架设电杆,我长舒了口气。
目前电线改造工作已完成,龙塘村民用上了安全、便宜的供电。夜幕降临,从村委会眺望远处那点点“星火”,好似一团小火苗点燃了我的整个热腾腾的心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牢牢刻在了我的心上,更加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脚踏实地的行动,绿南村脱贫出列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绿南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就一定能实现。
半年的驻村工作,重新赋予了生活和幸福的含义,让我明白了其实有一种生活叫“绿南村”驻村,有一种幸福叫为人民服务。(大关县纪委监委 郑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