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带着一个背包来到我们县纪委监委挂钩的翁达村驻村。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初来翁达,我风轻云淡,觉得自己只是翁达天空偶尔飘来的一片云,不会留下什么。但历经30多天浸润,那一方山,那一群人,那一些事,注定要在我的生命的烙下挥之不去的印迹。
村民委和工作队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不同学历齐备,在这支队伍里,没有因为年龄的代沟发生误解,没有因为文化层次的不同无话可说,大家有工作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决定了一起落实、一起解决,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任务。
首先是表册数据的调查核实、充实完善和查缺补漏,342户建档立卡户,从2018年各项收入的录入、测算、誊写,完成了所有卡户表册的填写,交出了自认为经得住推敲和考验的答卷。其次是危房改造相关工作,从抗震加固工程量的核实、质量的检查,每一户房屋、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并与施工队沟通对接,与农户答疑解惑,同时还针对危房户中不愿意拆除重建和加固的104户,认真做好证据的调查和收集固定,每一份数据,每一条信息,都体现出对翁达村群众的负责和对工作的担当。
此外,还积极做好基层党建、红旗村创建、产业发展、控辍保学、一户一档资料完善、养老保险征收等工作,虽然时间短暂,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不推诿扯皮,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的推进。
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在收入的调查核实中,或许是应了中国人“财不露白”的老话,群众总是力图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致使调查核实工作搞得像敌我双方互探虚实,一个调查既耗费时间、又耗费心力。又比如,一些基层干部和党员在明明知道群众发表不当言论、散播负面情绪时不但不纠偏,反而跟着群众乱议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形同虚设,在召开贫困群众退出评议会上,群众不表态、党员干部甚至党支部书记也不表态,基层组织政治引领、发动群众的作用无从显现。再比如,农村伦理道德的丧失,出现80多岁的老人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抚养照顾,儿孙一个比一个表现得无情无义,用最可恨的行动把中国最优秀的孝老爱亲的传统摧残得支离破碎。
鲁迅对国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翁达村民委17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自然条件没有优势,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这是翁达群众的不幸。按常理,群众应该有一种奋起直追的精气神,缺乏这种精气神,发家致富就缺乏动力。翁达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干部群众虽处不幸之中却不自知,自强意识缺乏,等靠要思想严重,改变现状的动力不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翁达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应当像“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一样,喊出来,宣传出去,甚至作为翁达村的主打标语在各个显眼位置张贴,以此凝聚大家的共识,提振大家的士气。想了两条,一条是“暂时贫困是无奈,脱贫摘帽是能耐”,一条是“过去贫困不是事,共建小康显本事”。这两条绝对原创,没有抄袭,主要目的是想把大家的精气神和实干劲调动起来,让发家致富成为翁达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纲领,把翁达所有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翁达的发展才有源源不断地精神动力。
当30多个日夜过去,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缘越深,想它好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觉得为它做的越来越不够。也还有一些遗憾未了,危房改造工作迟迟收不了尾,厕所建设更仍然是压在大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搬迁入住进度缓慢;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不理想;广大干部群众自身动力不足,干部群众发动工作刚有设想,还没有行动;红旗村创建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委美化亮化、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还能够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我与翁达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砚山县纪委监委 范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