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扶贫新村风貌

发布时间:2018-06-11 07:58:02   来源:文山州纪委

白泥井村,一个充满少数民族气息的苗族小寨,在刚经过一场雨水滋润后,如出水芙蓉,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意气风发。这就是我和纪检组另外两名同志的“新亲家”居住的地方。

开车一路通达,直抵白泥井村。村里的房屋错落有致,绝大部分都是青瓦、砖房、铁大门,偶而也能看到一两间老房子,因为新房还没有盖好,老房子成了房改户暂时歇脚的“招待所”。村容很整洁,也很干净,看不到随意堆放的垃圾,也闻不到四处飘散的粪味。村小组长说,提高人文素质很关键,现在村里人人都是“保洁员”,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自己住着轻松,外来客也看着舒服。

鸡三五成群,踱着方步,踱出了人世太平;牛,或站或躺,细细反刍,嚼出了生活甘甜;狗,眯缝着眼,互不干扰,睡出了清静吉祥。

“只要人不懒,早晚成大款。”“新亲家”罗方亮带着我们参观他的二层小楼时道出了生活真谛。

危房改造、旧屋重建、产业发展,让白泥井村人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只要勤快,就能鼓足腰包赚到钱。这不禁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老亲家”。也是一个苗族家庭,说是家庭,其实只有一个人、一眼灶、一口锅、一个碗、一张床,是他所有的家当。一瓶酒、一整天、醉熏熏、昏倒倒,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因为懒,因为天天喝酒,喝跑了老婆,喝远了儿女,成了孤家寡人。在新老“亲家”的对比中,我深刻意识到了“扶贫先扶智,脱贫先脱愚”的重要性。

“国家政策太好了,帮我们实现了‘三通’,盖起了砖房,让我这个打了40多年的老光棍也娶上了小媳妇。”“新亲家”项连君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白泥井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为路烂,有车进不去,到乡镇赶集要徒步六七个小时。因为家穷,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就这条件,哪个大姑娘愿意往这穷窝窝里钻。一个“穷”字,让许多年轻人出去了就不愿回来;一个“穷”字,许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就这样诞生了。现在条件好了,大部分年轻人又回到了家乡,既能干事创业,又能照顾老小。

“虽然村里的网络信号经常‘卡壳’,但我们茶余饭后会漫山遍野找,与远在外地打工的家人朋友聊聊视频,搜索一些新闻看看。新时代要有新知识嘛,得与国际接轨才行。”65岁的候廷云大哥调侃式说道。

“我心脏不好,每年要到医院检查治疗四次,因为有医保和好心人为我买的意外伤害保险,一年下来,自己基本上不掏什么钱。”“新亲家”杨启荣娓娓道来。他还在自家门前种了一大片“洋火”(疏菜类经济作物),长势喜人。这可是他的“摇钱树”,一年收入一万多。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伸到户,把城市和农村连成了一座城、连成了一条心、连成了一个人,缩短了城乡距离,拉近了城乡情感。这不,一辆文山的面包车拉着城里的美食到乡村吆喝来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带着小孙女来到面包车跟前,一口气点了六样东西,周组长见状,立马掏出一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只听老大爷笑哈哈地说道:“谢谢你了闺女,我们现在有钱了。”把百元大钞从老板手里拿过来还给了周组长。

烈日当空,纪检组三人也各自买了一份盒饭吃了起来,看到白泥井村的新变化,想到千千万万个白泥井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我们觉得吃份盒饭也无比开心。(文山市驻文广体旅局纪检组 王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