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五岁就跟着在乡村教书的父亲上学了,识字很积极,还特别喜欢看书,二年级开始就常常偷看父亲收藏的书籍。父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乡村中学任语文教师,他有很多书,藏在一间专门的大房子里,因为害怕看书杂了影响孩子学习,爸爸就把书房门上了锁,只留了很少的一部分少儿图书给我看。幸亏母亲很慈爱,经常“忘记了”锁门,让我在小学时期就阅读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这些书其实影响了我后来的学习与生活,从小学到后来读研我的作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参加作文竞赛和征文获奖,毕业后也一直参与或者从事文字工作。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年的阅读,当然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对知识永恒的信仰和追求。
很难忘在基层农村工作的那段时光,那时候信息闭塞,除了那部手摇的老式电话机,报刊和书籍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莫过于看书,只要有条件,无论小说、杂文、人物传记、哲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书我都信手拈来,有的细心品读,有的浏览数页。那时候没有电灯,我常常在乡政府的那间小木屋里点一个煤油灯,看书看到很晚。时间长了,我的书桌上面正对着煤油灯罩的天花板上被熏出一个黑色的大圆圈。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读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感觉思想特别充实,心境特别明朗,自己阅读到精彩之处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之后也会热泪盈眶。每当读完一本好书,会有一种思想受过洗礼或近乎与神灵对话般的感悟。
近年以来,结合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我又认真品读了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和《论语新解》《民主的细节》《哲学人生》《大国悲剧》等等推荐书目,重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读这些优秀书籍,使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读后深感这是一位长者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季老本身就是读书学习的典范。在季老“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序言和“我的读书经历”等等文章中不难看出季羡林老先生无论处于任何年代、何等艰难的处境下他都酷爱读书善于读书和爱书如命,这与我们现在优越的读书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相比较的。季老如此爱读书,这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今天,能够甘于清贫潜心读书做学问的专家学者可谓寥若星辰。而季老却用他一生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书籍是人类智慧的保存手段,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每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充实,即便足不出户也能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到世界的不同。喜欢阅读之余,我还喜欢练习书画,这样的习惯源于当年在农村时,常常跟着父亲帮助乡邻乡亲写一些红白喜事的对联,现在,工作学习之余也经常练习,主要是让自己能够在浮躁的环境之下能够保持静心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得我结交了许多爱读书、以书为友的朋友和地方文化人。无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外出进修学习期间,我都有了一帮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在山东挂职的那段时光,烟台组织部的朋友及蓬莱文化研究会、旅游局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关心我的学习和创作需求,不仅为我平时的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让我在参与编写《蓬莱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还让我深入山东省及周边各市县区学习调研,使我这个少数民族学生在充分感受到了齐鲁文化的基础上也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参加读书活动使我明白,做一个年轻人要培养健康的阅读方式,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读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悟。
读一本好书,无异于前人的内心交流,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的一生就好像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足迹是我们每个人唯一的轨迹。人生的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感悟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调整。所以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心境自然开朗。想想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追逐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而奔忙不止甚至迷失了方向,而工作之余的静心读书却使我精神更加充实和丰富,阅读也是修炼和提升思想境界的最佳途径。当然,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不断扩充各领域的知识。通过阅读使我更加坚定了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和保持一生学习习惯的自信。
人的一生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无论身处何境,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始终是点亮我心路历程的一盏盏明灯。(丽江市纪委、监委 和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