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初读此话,并无感触。如今,读懂这段话,却已是话中人。
15年来,母亲在我的生命中已经变成一种怀念。然而,她曾经给我的教诲却刻在心里,从未忘记。
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1989年,母亲在一个壮族自治乡当小学老师,父亲在另外的中学教书,我便随母亲在她所在的学校上学。一年级时,母亲是我的班主任,我以为自己会得到她更多的关照,然而,事实却是她是我的班主任成为了那时候我最不开心的一件事。
母亲对我的要求总是比对其他孩子的要求高,有时甚至不近人情。上课其他同学讲话,母亲首先会制止,事后耐心教育,对我却不是。有次,她在讲台上讲汉语拼音,我在下面和同桌讲话,母亲走过来,并未多说,拎着我的小膀子就把我丢到了教室门外,任由我惊恐和委屈,她自顾上她的课。
委屈和不解伴随着我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来她跟我说,“正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对你才会有更多的要求,如果自己的都做不好,还怎么去要求别人?妈妈管不好这个班,对你们所有的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理解她口中的责任,但看到她眼中对我的温柔和关爱,我算是放下了对她的不满。
尽管那时候,换个班主任成为了我心中一个秘密的愿望,但“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别人”却埋在了我的心里。
1992年,父母调动工作去了另外的乡镇教书,我也跟着转学,就读的依然是母亲工作的学校。那时候五年级总共就甲、乙两个班,都说甲班不错,然而母亲却不做任何挑选,按照学校的安排,让我进了乙班。
作为中途转学的新生,我频繁地感受着来自同学们恶作剧般的问候,比如坐空凳子摔个脚朝天、打开文具盒里面会有菜青虫……我向母亲抱怨为何不让我去甲班。母亲跟我说,“不要管别人如何对你,你首先要展示你对别人的友好,学习也是一样,两个班的老师都是兢兢业业的,关键是你自己的主动性能否发挥出来,我们相信乙班不差。”
后来的事证明了母亲对我的教诲是对的。我主动交出了我的友善,拥有了小伙伴,他们带我上山采野花,摘野果,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而乙班和甲班你追我赶,不分秋色。
1994年,我考去了县一中,成为了一名住校生。母亲跟我说,“和那么多同学住一起,要吃得亏才处得了;学习上要自律,爸妈不在身边,靠的只有自己。”周末回家,她总是会准备很多好吃的,交代我带到宿舍和舍友一起分享,有时候甚至会按照舍友人数每人给准备一份。学习上,她问得最多的是是否有哪科觉得跟不上节奏,其余的就全部交给我的自律了。初中三年,我谨记着母亲的教诲,没有跟宿舍和班里的同学红过脸,成绩也始终在年级前列。
1997年,我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又一次离开家,去往更远的地方求学。母亲对我有些许不放心,她说,“这个学校里,一个年级班级更多了,大家都是尖子生,比我们优秀的人会很多,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做好自己就好,一定要懂得调试自己。”
母亲的话又一次成真,同学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我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很大差距,我曾经一段时间很失落。宿舍有了电话以后,母亲常常给我电话,很少问及学习,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照顾好自己。
我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怕说多了学习,会给我更多的压力。然而,我终究没能做好,考了一个不太如意的大学,母亲却始终一副满意的样子,她说留在省内读大学更好,离家近,他们也放心。
2000年,又一次离开家,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在父亲给我的生活费之外,母亲总是悄悄地再多给我一部分,她说,“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我们都给你,你要懂得自己规划使用,但是有一个底线,不能占同学的便宜,不能花男同学的钱。”她说这话时,我还笑了,“我为什么要花男同学的钱?”
大学的新奇很快让我忘却了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失落,有时候不按时给家里打电话汇报情况,母亲给我电话了,会悠悠的感叹“儿想娘,扁担长,娘想儿,路长长”。
也在大学生活中渐渐明白了母亲“不要占别人便宜”的教诲,身边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占了便宜,吃了大亏。每每这个时候总是感叹于母亲的“未卜先知”,只是依然不懂得去珍惜母亲对我的这些唠唠叨叨中的叮咛和教诲。
2003年,曾经以为是唠叨的教诲就此戛然而止,母亲突然就离开了我们,在那个万家团圆的大年初三。
时间并不是一剂良药,母亲离开的这十五年,我的人生中少了一位启蒙老师,也少了一位人生导师。从来不曾提笔来回忆和母亲的点点滴滴,虽然它们始终刻在心底最深处,然而却是我心底里脆弱得最不堪一击的部分。
不去怀念,因为思念太沉重。从前,母亲说“儿想娘,扁担长,娘想儿,路长长”,她离开的这些年我也明白了想念中的“路长长”。
从事纪检工作以后,时常回想起母亲给我的那些如同座右铭一样的唠叨和教诲。突然发现,她交给我的关于公平、关于吃亏是福、关于自律、关于自我规划、关于不占便宜等等的那些教诲与纪检干部的自我要求有着很多朴素却共通的地方。
我也时常会想,如果母亲还在世,我的工作中她又会给我些怎样的提醒和教诲?我会不会依然觉得她那些教诲啰里啰嗦?
又一个母亲节到来,敲击键盘写下这些字,唯愿天下母亲平安健康,也愿更多的人不用来体会“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无奈和遗憾。(五华区护国街道纪工委 陈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