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从“只吃碗里的”说起

发布时间:2018-03-17 08:19:25   来源:文山州纪委

1989年,我降临于这世间。妈妈说,那时生活很艰难,坐月子时,只吃了10个鸡蛋、1只鸡,往后的生活就是玉米糊和小红薯。现在我还时常和妈妈开玩笑说“我个儿长不高,是不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妈妈总是笑着说“吃点苦是福”。记得上一年级入学那天,父亲对我说“娃儿,从此你就要好好读书,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才是最有出息的路,在学校要只吃碗里的,宁可讨,不能偷”。从此,“只吃碗里的”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上初一报道时,父亲说“娃儿,你的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我们,父亲能给你的不多,希望你好好学习,碗里有多少吃多少,不要让父母操心”。随后的生活,我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同时,父亲那句“有多少吃多少”一直成为我堂堂正正做人的座右铭。

2005年,我以全乡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县一中就读高中。临近开学,父亲说“上了高中,你各项开支也会大一些,家里条件差,每学期400元的生活费你省着点花,如果碗里没有了,再打电话回家”。

父母是开茶场的,这几年茶场生意不景气,茶叶款时常不能按时下拨,双亲的生活有时候也捉襟见肘。所以,除了解决最基本“吃”的问题外,所有的其他生活开支我都省略了。

半个学期后,我因用脑过度,饮食营养跟不上,在体育课队形站立训练中当即晕倒,醒来后,我已在医院,床边站满了同学和老师。随后,班主任对我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我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道明了具体情况。为了切实解决我生活上的难题,班主任及部分科任教师把他们的早点票全部拿给了我,免了我每个学期的学费,学校德育处还帮我找了一位上海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的杨学老师进行我“一对一”的教育帮扶。就这样,我在大家的关爱下,顺利的读完了高中,以第一批本科类被云南师范大学录取。

上了大学后,面对近50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双亲的额头上又多了几道皱纹。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申请了助学贷款,然后每年利用假期到社会上进行兼职,以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用。慢慢地我的经济能力基本能独立了。有一次,父亲打来电话问我怎么好久没有向家里要生活费了,是不是在学校干了什么坏事,心里显得很是着急。我向父亲说明了缘由,我说“爸,我碗里有多少吃多少,你放心吧”,他在那头尽哈哈的笑了。

十年寒窗苦读,拨得云开见日。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终于考上了公务员,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一刻我也如释重负了。父亲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把你拉扯成人,我也知道从小对你的关照不够,但就是这种‘放任’锻造了你独立自主、勤俭节约、洁身自爱的性格,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一直都只吃碗里的,多余的咱不拿不要”。

今年,随着监察体制的改革,我成为了单位派驻纪检组的一员,想起父亲时常说的“只吃碗里的”,在所有的家训里面,父亲这句应该是最朴实的,但却寄予了我无限的厚望。

细数《巡视利剑》里一个个贪污腐败的典型案例,无不是从灯红酒绿处、糖衣炮弹口、甜言蜜语声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不是吃了自己碗里的,还惦记着锅里的;无不是官行私曲,富不俭用,以身试法的生动展现,我想“只吃碗里”是父亲给我关于廉洁最生动的解释。(富宁县纪委派驻宣传部纪检组  田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