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造“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促进社区风清气正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8-12-19 08:20:00   来源:昆明市纪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山区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一目标,结合实际推出了一条在党建工作引领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了社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

一、基本情况

西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将“三社联动”列为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区治理的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2015年,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联合印发了《西山区“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及社区议事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正式启动西山区“三社联动”社区治理试点工作。三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630余万元,开展“三社联动”项目48个,惠及居民群众20余万人,取得了较好成效。2015年7月,民政部顾朝曦副部长到西山区调研了“三社联动”工作,实地查看了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对我区的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西山区“三社联动”项目试点社区金碧街道复兴社区、前卫街道广福小区社区被评为全省3家“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之二。2016年11月,在全省社会工作推进会上,西山区作为唯一家家县区级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到西山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展了实地观摩。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引领,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双孵化”。“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党建引领是关键,社会组织是保障,西山区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三社联动”工作的一条红线,2014年10月,由西山区民政局党委牵头,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云南省首个县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为社会组织无偿提供公共办公空间、注册支持、政策指导、能力建设、专业辅导、资源对接及组织评估等服务。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运作的方式,有效确保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截止目前,西山区累计培育入驻社会组织33家,服务范围涵盖老年、青少年、困境儿童、残障康复等多个领域,西山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成立了西山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党总支,从民政局党委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下设4个支部,做到了社区社会组织全覆盖。通过定期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学习党章党规、社区治理方针政策等,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上的作用,确保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区治理工作,为西山区“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深化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强化队伍引领,党员队伍和社工人才“双培养”。“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西山区高度重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立了西山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领导小组,设立了西山区社工人才服务中心,制定下发《西山区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切实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社工人才队伍人数达到1757人。注重建立健全社工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员尤其是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区共有持证社工162人,其中初级138人,中级24人,并按照中级职称每月300元、初级职称每月200元发放生活补贴。通过发展壮大社工人才,有效破解了社区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人员不足的问题,一大批80后、90后在基层扎下了根,为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队伍支撑。注重把优秀社区干部和社工人才培养成为党员,三年来从社区干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50余名,绿砖瓦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辛婷婷同志、春熙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学超同志等一批社工人才因表现优秀,被推选为西山区政协委员,有效发挥了社工党员在领域行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强化能力引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双整合”。“三社联动”,社区是平台,社区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为群众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核心所在。为破解社区能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西山区在社区建设上下功夫,出台《西山区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对社区承担的职能进行全面梳理和精简优化,累计取消各类排查监管、开具证明、评比达标、数据统计等70余项职能,切实减轻社区负担。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每年区级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全额保障8万元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20万元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链接资源的优势,推动社区资源的整合由区域内整合向区域外辐射转变,三年来累计撬动辖区内外企业商铺、居民群众等社会资金300余万元,培育和发动社区志愿者3.5万余人,共同为社区治理提供保障。秀苑社区通过齐心众筹的方式筹集社会资金10余万元,为独居、空巢、孤寡老人开办“邻里小灶”,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广福社区成功推开“创熟广福城乡互助市集”,引进贫困地区农产品,改变原有社区单一商户元素,走城乡互助之路,既活跃辖区经济市集平台,又方便社区居民生活。

(四)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双提升”。通过开展“三社联动”社会治理模式,为每个社区配备了2名专业社工,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一方面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使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力得到解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党建、抓治理上来。同时,通过严格规范“三社联动”项目申报、项目评估、资金拨付等程序,建立了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提、党员议、组织定、大家评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组织实施“三社联动”项目,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党组织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的能力,体现了党组织对群众的“有求必应”,换来的是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有效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化成为社区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举措,在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做好服务群众上凸显了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得到了较大提升,涌现出了永兴路社区“百项服务进社区”、华昌路社区“爱心驿站”、红星社区“社区大学”、望江路社区“邻里义坊”等一批政府搭台、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居民群众受益的“三社联动”品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西山区的“三社联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资金投入保障等方面目前仅仅依靠组织部、民政局2家单位推动,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社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社区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社区人少事多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社区干部队伍职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社区投入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后劲不足。因资金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制约,大多数社会组织承接能力不强,自我造血功能薄弱,发展壮大困难,严重制约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

四是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待遇普遍偏低,职业荣誉感缺乏,社工人才流失情况在各个社区不同程度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西山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化“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打造西山社区治理工作特色和亮点,推广一批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社区治理模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社联动”社会治理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投入、组织培育、项目推进等制度机制,真正使“三社联动”工作成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二是进一步抓实社区建设。在社区减负、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投入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培育一批政治功能好、承接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社会组织。继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西山区委组织部  赵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