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打磨精准监督“技艺”

发布时间:2018-09-17 07:46:23   来源:昭通市纪委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的最强音,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让精准监督厚植于扶贫土壤,推动脱贫攻坚在既定轨道上结出“硕果”,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举足轻重。

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以及“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问题频发易发,其核心和关键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督的“缺席”必然导致问题周而复始、屡禁不绝。但监督不是“拿来主义”“舶来品”,在精准监督上下足绣花功夫,狠抓落实落小落细,既要动真碰硬,又要饱含深情;既要有规则约束,“长牙”“带电”,又要有“温度”,便于操作;使其沉得下去、浮得上来,让被监督者乐于接受、习惯监督,让群众融入其中、受益其中。其核心要义是抓住“望、闻、问、切”四个关键字。

“望”要登高望远,统揽全局。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修好扶贫领域的“护林园”,制定专门的监督办法,明确监督的内涵和“方法论”,用制度扎好监督的“篱笆”,形成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规范,让监督的“探头”发挥应有作用。

“闻”要耳听八方,通达信息。吃准“上情”,深刻领会领导讲话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准确把握扶贫政策的任务、方法和要求,找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把稳监督的方向,防止跑偏跑歪;吃透“敌情”,在细微之处见文章,紧盯关键少数,善于在扶贫干部的言行举止、作风做派、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以及群众诟病的突出问题中精准“解剖”症结,对问题一律按照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要求落实,切实提高监督的靶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防止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在脚底下“悄悄溜走”。

“问”要躬身践行,接通地气。盯紧扶贫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把监督融入专项检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中,不打招呼、不开会议、不听汇报、不要陪同、不设路线,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到群众身边去,到干部工作一线去,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监督中发现的不实信访举报或子虚乌有的线索,及时予以澄清,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对监督反映的问题属实或部分属实的,按有关要求予以处置。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丰富“监督再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切”要严管厚爱,切中要害。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督促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把监督向日常工作、访贫问苦、入户调查等前端末梢延伸,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触犯纪律立即处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陈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