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用橡皮擦、涂改液等把自己侵吞金额上的百位以上的数字擦掉,只保留百位数字,然后将修改后的清单提交给镇财政分局入账……”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原股长、港口镇敬老院原院长陈志祥侵吞扶贫资金案,这是他作案时的一个小细节。
11年,橡皮擦“擦走”3587万“活命钱”。稍作留意便可以看出的是,陈志祥侵吞扶贫资金的伎俩并不高明,无外乎“三板斧”:一是虚构人员的姓名和金额,对应的收款账户均为其本人;二是用橡皮擦、涂改液篡改数据,掩饰作案行为;三是“2017年11月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港口镇后,陈志祥仍不收敛、不收手,继续侵吞扶贫专项资金11笔共计18.7万元。”
手法简单,手段卑劣,数额巨大,他的“三板斧”为何能得逞11年?除了欲壑难填,很大程度上在于监管存在漏洞。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社保局原出纳段丽坤,4个月的时间先后分56次挪用社保资金2000多万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原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福祥,大肆贪占公款,涉案金额达2亿元……从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看,有些“巨贪”官并不大,级别并不高,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手中握有看似微小而又缺乏有力监管的权力。监管一旦有了漏洞,就会滋生“蛀虫”。并且,监管漏洞的大小与贪腐金额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往往漏洞越大,“蛀虫”就越大。
有缝就钻,有洞就穿。当前,一些“蝇贪”“蚁贪”猖獗,钻的就是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大风吹不过牛尾巴”,一些基层干部处在最末梢、最不起眼的位置,往往成了监管的盲区。以扶贫资金的监管为例,有的职能部门存在“重下拨、轻监管”现象,资金一拨了之,对去向不管不问;有的扶贫干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人负责涉农补助的申报、核查、经手发放等全过程,这就留下了“手可伸”的漏洞、隐患。
漏洞和蛀虫是相生的,堵住了漏洞,蛀虫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堵住漏洞,除了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和压力延伸至基层、扎紧制度笼子之外,当务之急还是织密监督网。比如,完善网络、电话、信函、接访等信访举报平台,拓宽群众举报渠道;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监管扶贫款、惠民资金的发放;在日常监督中形成“网上”和“网下”互补、“人防”和“技防”联动的模式,等等。监督越严密,漏洞就越少,“蛀虫”的生存空间就越小。(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