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不久前,环境保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的这一消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环保督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2015年8月,中央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2015年12月,启动河北省督察试点。经过两年来的努力,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环境将不再是奢望。
1群众关心的问题都是督察关注的“大事情”
“我的老婆孩子都不愿意回老家,因为实在是很难忍受这种气味。”
“自从埋了死猪后,村里人就不敢喝那附近的水了。”
……
对于居住在浙江省湖州市经济开发区杨家埠街道大银山附近的村民来说,近几年,原本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大银山成了他们的“噩梦”。而这一切,就源于当地企业非法掩埋的数百吨病死猪。
2017年8月,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浙江后,接到群众关于“当地企业非法掩埋病死猪”的举报。督察组及时核实相关情况,将问题线索转交当地,并督促办理。当地经查实,确认该区域病死猪掩埋点3处,挖掘动物尸骸和污泥223.5吨,并对此立案调查,刑事拘留5名犯罪嫌疑人。
在环保督察工作中,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作为督察需要关注的“大事情”,通过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以前大家洗衣、做饭、洗澡、上厕所的污水到处乱排乱倒,排水沟的水臭烘烘的。现在建了污水处理池,上面还能种上花草和蔬菜,不仅干净卫生,还美化了环境。”经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整改后,海南省儋州市松门村村民对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非常满意。
在距离儋州2800公里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家住海安路海防里8号楼的居民王大爷有着和松门村村民相似的感受。
此前,一家烧烤店常年在居民楼附近占路经营,不但污染了空气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之后,有群众反映了这个问题,政府很快就进行了整治。现在这里多么安静整洁!真是要好好感谢督察组。”王大爷说道。
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环境问题。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空气质量情况纳入督察的重点内容,督促被督察地区加大相关治理力度。
根据监测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全国PM10比2013年同期下降21.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分别下降38.2%、31.7%、25.6%。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中央环保督察的有力开展密不可分。
2追责问责,给环保督察安上“铜牙铁齿”
明明还在大张旗鼓举行高尔夫球比赛,但却报告已经清理了违规高尔夫球场;明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却在统计上“下功夫”,用数字掩盖问题……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向吉林省反馈意见时,严肃指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强调吉林省在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上不够有力,一些部门存在环保履责不严不实等问题。按照督察组的要求,吉林省对有关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截至2017年10月31日,督察组交办吉林省的8066件群众举报环境问题,已办结7968件,其中责令整改3568家,立案处罚772家;约谈614人,问责1324人。
追责问责,是中央环保督察的一项鲜明特征。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各地后,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严肃查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做到督察组督察到哪里,问题清单就晒到哪里,问责情况也通报到哪里。
据统计,第一轮督察共计问责18199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75人,科级6386人,其他人员10938人。同时,第一轮环保督察还向地方移交了387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案卷,倒逼党政领导干部真正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在第一轮环保督察中,各地能够动真碰硬,不仅狠抓整改和问责,解决了一大批具体环境问题,而且还完善了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机制。
据了解,全国约有一半的省份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整改工作实行“双组长”责任制,由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整改领导小组组长,其余均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有媒体评论指出,铁腕问责,起到了消除环保“中梗阻”,打通环保“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使以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了其应有的位置,让那些“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期效益”的惯性思维和不正确的政绩观得到扭转,倒逼党政领导干部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3督察不是“一阵风”而是“连续剧”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湖泊和草本沼泽型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前几年,呼伦湖蓄水量持续减少,水循环能力减弱,水质恶化趋势明显,大面积湖滨芦苇湿地丧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通过听取汇报、调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了解到,2014年以来,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出台《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呼伦湖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目前,当地已建立完善呼伦湖综合治理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的做法,正是各地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一例。
生态环境保护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任重道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拿出实打实的举措,建立管长远的制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去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做出部署。在2020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使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
各地区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全面审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环境治理,完善制度建设。
为确保责任不落空,落实有抓手,云南省将新增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在各级特别是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考核权重,明确权重不低于8%。
海南省提出永久禁止在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通过划定专门的发展区域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北京市进一步加大对大气和水体的治理力度,适时修订《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进行积极准备,确保督察利剑常悬,震慑常在。(何韬 陈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