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纪委坚持重心下沉、聚焦基层、规范引导,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助推农村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在基层一线凝聚清风正气。
制度规范“立起来”。下发《关于倡导移风易俗客事从简的意见》《关于组建农村红白理事会的意见》,各县市、乡镇纪委积极响应,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在各村(社区)组建红白理事会,将红白理事会工作纳入文明村、文明家庭考核内容,形成州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宾川县罗官村制定《罗官村委会豹家窝集体公墓管理办法》,要求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统一规划、专人负责,切实改变厚葬“攀比风”;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龙下登自然村制定《村委会关于移风易俗客事从简的规定》,选派专人进行监督,严格实行客事统一地方、统一规模、统一缴费。通过完善制度规范,为节俭办客“掌好舵”,让移风易俗“简下来”。
农村三资“管起来”。建成全省首家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主、涵盖主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综合性网络监管平台,全面开通12县市横向查询端口和州级横向查询端口,实现州、县市、乡镇三级互通互联的农村集体“三资”联网监管。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依据州政府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体收入管理、集体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岗位责任、财务公开、资产清查等15项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当好农村三资“好管家”。
村务公开“亮起来”。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核心作用,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要求,严格推行村级普通事项“一事一议”,重大事项实施“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办法,深化农村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漾濞县9个乡镇分别成立“三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全县65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从时间、内容、形式、程序等多个方面对村务公开进行规范管理,针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公开栏、办公场所公示及村民会议公示等方式进行公开,做到清了集体“家底”,明了群众“心底”,打造“阳光村务”,扎实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
廉政文化“送上门”。抓实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书籍进村入户、廉政歌舞走村串寨、廉政讲座走进课堂、廉政故事走进家庭等,不断丰富农村“廉政文化大餐”。永平县纪委向水泄乡阿波村、龙街镇贵口村村民主动送上廉政字画、廉政对联、廉政书籍;大理市喜洲镇村民自发组成廉政文艺宣传队,采取文化搭台、廉政唱戏的方法,采用歌舞、白族调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杨善洲、普发兴先进事迹等勤政廉政题材编排成白族大本曲、小白剧、白族霸王鞭等节目,利用白族本主节、绕三灵、三月街民族节等节日,深入“蝴蝶泉”旅游景区及人员集中的小广场进行演出,不断推动廉政文化深入农村、入脑入心。
问题干部“早发现”。切实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审查职能,严惩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一批村组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紧盯脱贫攻坚、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惠农补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打击力度,切实清理整顿村干部队伍,形成有力震慑,基层群众在正风反腐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马晓玲 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