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家书抵万金

发布时间:2017-08-31 07:25:33   来源:保山市纪委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几千年来,家书都是思亲寄情的纽带,一纸家书,不足千言,却表达着亲人之间浓浓的情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历史,传承着一种质朴的家风。

我至今珍藏着一个铁盒,里面存放的都是我在大学期间和在外地参加工作的头几年父亲写给我的信。虽然现在我和父亲早已不写信,但每当我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我总会把这些信件拿出来翻看,从中找到宽慰,汲取力量。

我人生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当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里举目无亲、当入学时的兴奋劲被孤独所吞没时,想家的那份心情就如洪水般席卷而来,特别是军训时候的苦和累让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在宿舍放声大哭。那时电话还未普及,我只能把对父母的思念,独立生活的不适应……统统写在信纸上向父亲倾诉。几天后,我收到了父亲的回信,言语简单但充满关切,与他平日里的严肃沉默并无二样。

信中,父亲告诉我,他知道我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肯定会不适应,但这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我要学着一个人长大,学会独立生活,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克服,因为路是我自己选择的,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一定会勇敢、坚强地走下去,并让我不要挂念他们,说家中有他便一切都好。信只有一页纸,但见字如面,那一刻仿佛父亲就在身边,我的心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在那之后只要我想家了,就会拿出父亲的来信看上一遍,然后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打气加油:一定要勇敢、一定要坚强。于是,带着父亲信中的鼓励,我渐渐地适应了大学的生活。

在大学三年里,我共收到父亲寄来的12封家书,多是一些嘘寒问暖拉家常的,其中也不乏鼓励和安慰的,但惟独有一封是严肃批评我的,信的内容让我至今也难忘。那时,我正在一家国企实习,为了能顺利留在公司,我听信了一个学长的建议:给主管人事经理送礼。于是我便写信回家和父亲说明情况,要他给我寄1000块钱去“打点”。

一个礼拜后,我没收到汇款单,却收到了父亲义正言辞的一封信,在信中,父亲说他对我感到很失望,他教了一辈子的书,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本分,不能走歪门邪道,没想到现在他的女儿也学会做投机取巧的事情了,他不会寄钱给我去走歪门邪道,我若想留下就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若被淘汰那是技不如人,就要更加努力。

在信的最后父亲还写到:“告诫吾儿,做事要踏踏实实,做人要清清白白。”虽然最终我没能留在那家公司,但我并未把结果归结于父亲不支持我去“送礼”,因为我知道公司最终选择的人的确比我优秀,我技不如人需要更加努力。同时我也牢牢记住了父亲告诫我的要踏实做事,清白做人,把它当做人生的信条激励着自己努力前行。

后来我与父亲的联系逐渐被电话、微信所取代,但我依然小心翼翼地珍藏着父亲给我写的12封家书,因为我觉得,那是一段亲情的历史,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父亲在信中的字字句句都是给我人生的一道道鞭策;是对我精神、人格成长上的循循善诱与悉心关怀。任凭时代如何变迁,我都要将它当成是“传家宝”一样给我的子女们。

在女儿出生后,我用纸笔给她写了一封未来的“家书”。我把对她来到这个世界所带给我的种种惊喜、感动、初为人母的感慨,以及对她未来成长的种种寄语统统写在了信笺上。我希望她长大后,也能收到这样一封包含着爱意的“家书”,就如当年我读父亲寄给我的家书一样,能够在信中感受到亲情、得到鼓励、懂得感恩,让她明白父母给她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而是饱含爱意的关怀,并希望她能把写家书这种优良的家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书寄托一个家庭情感,体现着一种质朴的民风,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延续。一个家族的传承不在于留下多少财富,因为财富终有耗尽的一天,但是浸透着情感的历史不会,就如同那些那些布满着岁月风尘的家书,虽纸已泛黄、字已模糊,却饱含着“家书抵万金”的真正内涵。(施甸县纪委  吴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