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我的家风故事】“愚钝”的父亲影响了我

发布时间:2017-08-04 07:31:25   来源:普洱市纪委

已近古稀之年的父亲,党龄比我的年龄还大,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和数据、文字打交道,当了30多年的村委会副主任兼文书,2003年因为年龄关系,不能再继续任职,直到现在,父亲遇到的老熟人还是称他“老文书”。在我年少轻狂的时期,总觉得寡言少语的父亲是“愚钝”的,只知道老实巴交的和文字、数据打交道,也常听母亲念叨,父亲是80年代的退伍军人,写得一手好字,略有文采,就是不知道变通,也不会“世故”,所以当了一辈子的村“文书”。

小时候,父亲有一辆永久牌“三脚架”的自行车,虽然是私有财产,但那便是父亲的“公车”,因为父亲的办公地点常年都在老百姓的家里。记得有一次,正值当地的傣族群众过泼水节,有一户傣族夫妻正抬着刀打架闹离婚,打电话让父亲去帮写离婚协议,父亲便骑上他的“公车”进寨子准备调解,刚进寨子,便被迎路泼水的群众泼到了,狠狠地摔了一跤,但他仍然继续进寨子,正闹离婚的夫妻见父亲血淋淋的膝盖,不好意思再继续闹下去了,经过父亲的调和,顾及到年幼的孩子,离婚风波暂告一段。回到家,母亲不停地数落父亲,说父亲只顾工作不顾自己的安全,受伤了也是回到家还得家人照顾,但面对母亲的唠叨,父亲总是“嘿嘿”一笑了之。父亲沉默寡言,看似冷淡性子,但对工作有着一颗热情似火的心。

还有一次,记得是我快小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租了300多亩的甘蔗地来种,但是刚租的第二年,甘蔗收购价格下调,因为亏空,付不出第二年的租金,被告上了法庭来强制执行,虽然因为实际情况而被判减少一部分租金,但是当年正好遇到干旱,甘蔗的产量也减少不少,为了减少损失,母亲在父亲耳边一直念叨,让父亲去找找关系,去托一托人,但固执的父亲仍然不为所动,对母亲讲不怕,法院会公正判决的,就这样,那几年在我的印象中成为了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因为一直在还债。父亲就是这样的固执和耿直,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去争取,去迎合。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我甚至对父亲说过“我以后不会成为你那样的人,愚钝的人”这样的话。

2009年底,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地考入家乡镇上成为一名公务员,到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他曾经的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赞誉是我未曾想到过的,“就是那个写字写得很好那个老文书老何”“那个不管他多忙,老百姓来找他都会帮忙写材料的老何”“就是那个算各种数据从来没有出过错的老何”“报数据永远是最快最准的那个老何......”种种的赞誉是我从未接触过、也未曾发现过的父亲,甚至,我的身上也贴满了他的标签,“老文书老何的女儿,小何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需要父亲那样耿直、踏实的品质来作为立身之本。记得在一次监督检查中,发现一名熟悉的人违纪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我按工作要求拍了照,后来他被约谈提醒,对我有了很大的意见。在县城这样的熟人社会,出门遇到的都是熟人,要是都以“熟人”为借口,接受违纪人员的说情和找关系,那纪检监察“抓早抓小、关口前移”的监督执纪职能便无法发挥,作为从关爱干部的角度,就是要和发现的每一次小的违纪“较真”。

作为纪检监察宣传工作者,每天接触的都是文字工作,快乐对我来说很简单,就是我写的稿子被上级媒体采用了,我写的讲话稿被领导一次性认可通过,慢慢地发现,工作中最大的成就不是职务的升迁,而是精细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哪怕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要把职责中的每一项工作尽心尽责的做好。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充实自己的心灵。曾经对父亲说过的“我以后不会成为你那样愚钝的人”,现在想来,他的耿直、踏实,对工作的热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澜沧县纪委  何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