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纪检人·手记】父亲的执拗

发布时间:2017-07-09 08:35:07   来源:西双版纳州纪委

父亲的执拗,其实是一种信仰。

父亲曾是一名老兵,骨子里渗透着军人特有的傲骨,一股子执拗的劲头,从未衰减。 

1968年,父亲是某部队防化连的事务长,因为部队换房调训,当时连队没有汽车编制,父亲便组织炊事班用小轮车载满自力更生收获的鸡鸭蛋禽徒步运输。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一天的时间内翻山越岭过沟壑,在砾石丛磨破了胶鞋、荆棘林挂破了裤管,硬是将执拗地把家当拉到75公里外的新驻地,保证了连队的正常补给。

由于常年的拉练集训和艰苦奋斗,父亲也落下了风湿疼痛的老毛病。可是,父亲从不言苦,只是自己悄悄贴膏药,搽药剂。

父亲退休前是一名司法警察(俗称:田埂警察),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农民,衣着朴素、以人为善的父亲喜欢和群众打成一片,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从来没有官架子,干部职工群众都喜欢和父亲相处。

在任办公室主任期间,单位分发劳保用品和自产水果,父亲总是最后一个领取,每次都是拿别人挑剩有瑕疵的水果回家,在母亲的抱怨声中父亲总是执拗地说:“换做别人抱怨只会更大,而且会指责自己以权谋私、侵占公家利益,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利益面前站在群众身后、在困难面前站在群众前面”。

我想这就是父亲的初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父亲转业回到监狱工作后,因为历经了“反右运动”,深知冤假错案的冤屈,依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政策条件和详实证据帮助含冤服刑家庭平反待遇。

1987年的一天,被平反家属为了表达谢意抱着一只老母鸡和一盆塑料花到家中,在父亲的强烈谢绝下,该家属急得快掉下眼泪,父亲见状余心不忍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老母鸡你抱回去给老人熬熬汤补补身子,花盆我收下,但是花盆的钱我必须给你,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纪律,破不得,拿群众的东西就不是共产主义战士。”说完话后硬是执拗地把3元钱塞进对方的手里。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父母依然住在上世纪50年代建盖的瓦房里。按说父亲回到地方从任采购员到办公室主任,要“捞偏门”是有机会的,直到现如今家里除了“老三件”(电视、冰箱、洗衣机)其他像样的物件一样都没有。

父亲的勤俭已成习惯。每逢节假日回家,我们大包小包拎东西回家探望父母,以为是一种孝道,可是父母不高兴了,总是说“不要浪费、吃不了、用不着、够穿”不停地叨絮着“你们在城里生活不容易”,临走时却总为我们塞满家里的土鸡蛋和果蔬,“自个种养的,新鲜、生态”脸上挂着满足,对我们嘱咐着那句一成不变的话语:“好好工作”。     

父亲不善言语,其实,在他心里永远装着牵挂。打回家的电话,如果不是母亲接的话,话匣子不会超过一分钟:“你妈妈和我都挺好的,没什么事儿就挂了,好好工作。”我经常手持电话听着电话那端“嘟嘟嘟”的声响发懵,“爸爸我爱你”那句话至今没有讲出去,任由泪水肆意挥洒我的眼角,翻滚在我的思绪中。

如今,父亲退休17年了,却依然保持着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习惯,每每回家探望双亲,父亲的身影总是忙碌地出现在菜地里,或是身着补丁布衣、满身汗啧肩负重担往家赶,不曾停歇。烈日下除草的父亲,面对我们的劝阻,总是执拗的说:“劳作趁当时,一会就好了”。

父亲没有棋牌娱乐的习惯,当然,除了看报阅读,每天坚持到监狱办公室领取报纸,每次老干支部召开党组织生活,父亲总是第一个到会首先学习新的文件精神和作笔记写心得。父亲最喜欢说:“毛主席说过,我们要活到老学到了”。家里的电视频道永远锁定在中央一套、四套,以及革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和国际形势,与父亲交流时他总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退伍回到地方工作后父亲见我平时应酬较多,语重心长对我说:“这辈子,我只醉酒两次。”一次是1979年部队大裁军,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由于父亲舍不得战友、放不下军装,但是为了执行中央军委决策,离开部队那天父亲醉在难舍军旅生涯的情怀中;一次是父亲所在单位被省上评为先进,场部召开庆功宴,在监狱政委的盛情劝说下,父亲难却地醉在了收获的喜悦中。

按说父亲在办公室工作,各类接待任务多,宴请陪酒的机会也多,可是父亲孑然省弃无益应酬。当时我愕然了,原来父亲常修勤俭之德,一直用执拗的行动指引着我们健康成长。到纪委工作后,慢慢地理解了父亲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清白做人,勤俭传家的初心。

吾以为,父亲的执拗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信仰。(西双版纳州纪委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