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今年参加高考,前天查到成绩考得还不错。
老妈知道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对老爸说:“阿丽今年高考成绩不错,我们庆祝一下吧,把老师亲戚朋友约起……”
“不行!”老妈话音还未落,老爸就打断了她的话。
老妈生气的说:“前几年那些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不都办客请吃饭了吗?为什么现在就不可以?难道送出去那么多的礼金就收不回了吗?”
“现在不一样了。”老爸淡淡的说了一句。
老爸是我们村的小组长,他始终把规矩与纪律挺在前面。他说:“现在的社会不像前几年那样了,现在要求的都比较严,既然我是一名小组长,就得起到带头作用,国家的规定、禁令的一律不去触碰。”
老妈跟我说:“你李大伯家孩子考上大学那会儿,都摆了好几十桌呢,我们家也送出了好几百的红包。”
回想,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四风问题确实屡见不鲜,不少借祝贺之名操办的宴习甚至成了变相收礼的“腐败宴”。孩子金榜题名时,有些不光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宴席,还邀请了与自己平时有“礼尚往来”的少数服务对象。
家长以宴请的方式来共享喜悦,倒也无可厚非。中国人历来重感情、讲礼节,宴请也往往被认为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但那毕竟不是必要的方式。不应该给家庭带来了不应有的苦恼和经济负担。
聊天时老爸语气沉重的跟我说:“前几年我们家对面那个饭庄每到高考结束的时候生意都特别红火。‘十年寒窗’套餐2999元,‘金榜题名’套餐2666元……这些都是饭庄趁机推出优惠政策招揽举办‘谢师宴’、‘升学宴’的顾客。你看,现在生意也变得冷冷清清的了”。
确实,之前的“谢师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感恩的初衷,变成了一些学生家长讲面子、比排场,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借口。现在,“谢师宴”基本都不存在了。深有体会,朋友家邀请孩子的老师到某饭店聚餐,说是表达感恩之情,但还是被老师拒绝了。
打着“升学宴”“谢师宴”的旗号受贿敛财,看似“风光”,实则是自身纪律意识不强,仍存有侥幸心理,造成特殊时期,做“特殊”事情,忽视纪律红线,出现顶风违纪现象,这样的歪风邪气就该制止。
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实施以来,施甸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认真履行、坚决贯彻,无论是干部队伍,还是普通群众作风明显改善。现在像“升学宴”“谢师宴”这样的“宴请”现象已看不到,也没有党员干部再邀请老师或者服务对象去参加孩子的“升学宴”“谢师宴”。
如今,违规操办宴席、违规收受礼金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现在大多都选择了更加健康、节俭、文明的庆祝方式,自觉破除陈规陋习,狠刹了“人情风”,让“升学”、“谢师”回归初衷,回归本位。(施甸县纪委 潘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