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有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党员干部赤忱的热情和奉献,有着农民儿子质朴的友善和情怀,他的一生都坚守着高尚的道德情操。
父亲的去世,成为我这一生最痛的追忆。那时我十七岁。脑海里反复搜寻记忆的残片,我发现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透过母亲的回忆、父亲生前同事亲友的回忆,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他一直身体力行给我们树立榜样,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我们。
父亲1943年出生于一个穷苦家庭,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最后成为了一名扎根在异乡的基层干部。
父亲曾经辗转在很多单位工作,后来组织上派他到最偏远的地方。一个人背上行囊一去便是十多年。母亲一人独自带着我们三兄妹在老家,出于种种原因,我三岁时,母亲才成为随迁家属带着我们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父亲的工资要支撑一家五个人的生活显得很是拮据,为了贴补家用,母亲找了一份类似合同工的工作,一干就是七、八年。听母亲说,后来有招工转正名额,她多么渴望把握那一次机会,也能成为一个端“铁饭碗”的工人,为父亲减轻一些负担,但父亲却坚持把机会留给了别人,给母亲做思想工作说:“还有别的家庭比我们更艰难,也别给组织添麻烦,让让吧,以后还有机会!”
父亲走了,再没有了他所说的机会,留给母亲的只有一份淡淡的遗憾。母亲每当说起,总是“责备”父亲当年没为她开“绿灯”,让她永远错过了转正的机会,但我能感受到母亲内心对父亲公道正派的钦佩之情。
1990年,47岁的父亲又上学了。除了工作,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书堆里,就连平日里和老友们从不间断、最喜好的“素”麻将都撂下了。由于与别人文化基础差距大,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书本上用红笔勾画的线条密密麻麻,课堂讲授的内容都认真注解到书上,再在小本上记下自己的笔记。两年多后,父亲从学校顺利毕业了,毕业照中父亲的脸上流露出从容、自信的笑容。
1994年,父亲“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到工作中,就因工作积劳成疾倒在了病床上。由于病情较重,组织上就让母亲去陪护照料,辗转省城医院治疗几次期间,看着治疗和护理费用的不断增加,只要病情稍微好转,他总是催促母亲去办出院手续,说不要给组织上增加负担,自己回家休养休养就好,以致1995年病情恶化后去世。母亲每当说起,总是“抱怨”父亲不为自己开“绿灯”,心中只有组织、完全没有自己,只为组织考虑、从不想想自己,如果能一直坚持治疗,说不定状况会好很多,但我能感受到母亲内心对父亲的刚毅无私的崇敬之情。
1996年,我工作了,走上了父亲当年的路,一个人到了异乡工作。时间久了,慢慢地接触到了很多父亲当年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朋友、老乡,听到了更多关于父亲的往事,父亲曾经帮助过、关爱过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他们给予父亲的评价总是那么的一致和肯定,也总流露出哀伤和惋惜。母亲每当说起,总是“埋怨”父亲当年总为别人开“绿灯”,帮助了别人,却没有帮助自己人,但我能感受到母亲内心对父亲人格魅力的喜爱之情。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纪检干部,对父亲的从不开“绿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他的言传身教深远地影响着我,也教导着我要一直做一个遵守本分、忠诚干净的纪检干部。(东川区纪委 朱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