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老党员的“教导”记心上

发布时间:2017-06-02 07:34:06   来源:昭通市纪委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党课,这可是件新鲜事。2016年9月,市委“故事党课”讲授组到市纪委“授课”,我带着好奇心聆听了这场特殊的“党课”。然而,正是这场特殊“党课”颠覆了我对以往党课“百度式”讲解模式的认识,我为老师们的精彩“授课”点赞,更被党课中平凡而伟大的党员形象深深折服。

“故事党课”上,授课老师开门见山的说:“今天,我们来说说 ‘老康’吧!”

“老康? 谁呀, 咋啦?”我心里一咯噔,泛起了很多疑问。

授课老师温和的讲到:“‘老康’,名叫康富明,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一村民,一名老党员。他17岁时就担任村集体里最小的村官—生产队长、村民小组长,23岁入党,一生担任了长达34年的‘村官’。在担任‘村官’期间,他带领村里的乡亲们开荒、修路、发展产业,一步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他离开‘村官’的岗位后,还义务养护银吉村通往木杆镇3000多米的乡村公路长达20年。年长的村民们至今还清晰的记得,20年里,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默默的在那条路上劳动着,锄头、撮箕和背篓是他随身携带的工具。老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乡村公路修建难,养护更难,面对晴通雨阻的现象,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要我还能动,我就尽我的力量把这条路义务养护好,不拿公家一分报酬。’”授课老师精彩的讲着,台下听众专注的听着、记着。

这时,授课老师声音放缓,低沉的讲到:“2012年5月27日,老康‘走了’,出殡那天,银吉村3000多名村民哭泣着为这位71岁的老人‘送行’。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离开了’,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和人民,唯一留下的是他一生学习和思考的20多万字的“老康笔记”,他在笔记中清晰的记载着个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思考,帮助群众办理的每一件事以及自己家庭及村里开支的每一笔账目等。走进他的家中,四壁挂满了微微发黄的红纸,上面清晰的记载着他学习党史党章所思所感所悟。这就是‘老康’,一名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的优秀共产党员”。授课老师深深的一鞠躬,台下顿时响起了激烈的掌声,我知道,掌声是向授课老师的致谢,更是向“老康”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党章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要通过这样的学习,把党章融会贯通,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老康”,从未停止过对党章党史的学习和思考,用一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留下了20多万字的“老康笔记”和家中挂满四壁的学思感悟。

“老康”心中装有群众,是村民的贴心人,时时为村民着想,处处为村民做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故事党课”结束了,但党课带给我们的思考远没结束,从参加者的脸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大家在聆听党课的时候真受感染、受启迪、受教育。党课中的主人翁虽年事已高,但仍心系群众,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主心骨。反观之,一些落马高官正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理想信念开始滑坡,开始动摇,谋取私利,背离了群众,遭群众唾弃。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共产党人精神才不会“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开展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就是要我们把党章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努力向 “老康”等这些老同志看齐,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老康”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坚持不忘初心,努力做一名好党员、好干部。(昭通市纪委 郑修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