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天地宽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时间:2017-11-01 08:29:07   来源:曲靖市纪委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我居住的小城刚一发售,我就到书店买了回来,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452页厚的采访实录,这是陕北那片黄土地上与习近平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劳动过的人们的真心话,心里有无限感慨。

当一切归于沉寂,内心深处所认同的是一个“实”字,做人要实,做事要实,而要始终做到实实在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习近平对陕北百姓接受自己、尊重自己、保护自己心存感激,很快融入到群众中,在不断学习干事中锤炼了一颗赤诚的为民之心,让他的心性如土地般深厚和踏实,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

我们总喜欢费心地去设计,想着要出人头地,活出个样儿来,从而忽略身边普通的人和事,以致最终的结局,往往令人失望。做一个怎样的人?我想每个人都想过,也无数次在心里描摹自己的形象。那么,我们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了吗?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否定回答的人肯定不少,究其原因,就是在前进的路上意志不坚定,转弯了,放弃了。人生不会缺少欢乐,更不会缺少痛苦,只有经受住命运的考验,才会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过了,才知应该如何活,当回首往事时,有的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有的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年轻的时候,就潜下心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03年,我踏进延安大学的校门,对人生充满幻想,但总是找不到“落脚点”。知道习近平曾在梁家河度过七年的岁月,已是后来的事,那时的我是祖国边疆地区的一名特岗教师,觉得自己一直是“飘”着的状态,想到青年习近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不曾荒废人生的点滴时光,读了那么多书,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事,却从不健谈自己为百姓做了什么。如今,我成为一名纪检干部,当厚厚的一本书翻完,内心醒悟了很多,更感惭愧不已。其实,人生不必苦苦寻求,没有什么不二法门,竭尽全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最好的状态。习近平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他说的话在理,别人爱听,饱含对老百姓的深情。“近平从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身事,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这是当地群众对习近平当年的评价,反映了他说话实在,不虚言,不妄语,说一句算一句的良好品质。与他一起插队的知青雷平生说:“在他眼里,就没有贫富贵贱的分别,他认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近平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会全神贯注地听。凡是和他交谈的人,都会觉得心里很温暖。”村里那些偷奸耍滑的,生事打架的,他都帮忙做思想工作,他给村民开会,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积极参与讨论。群众对他的信任与支持,是因为他心中有群众,一切都是为了群众。发自内心的话,言之有物,所以众望所归。

他做的事,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做事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铭记。习近平刚到陕北时不满十六岁,他没有被陕北的贫穷和艰苦吓倒,也没有想方设法逃离,而是沉下心来,与老百姓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建沼气池、打坝、挖井,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做一样,成一样,这得益于他对待事物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各种矛盾和情况细致周到的调处,每一件事都凝聚着他无数心血和汗水。梁家河村民王宪平说:“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条件下,多次送给群众大衣、棉被及粮票,连他母亲手做的针线包也送给了需要的人,爱的点滴凝成了不朽的德行。

心中有民天地宽。习近平走进群众,知其冷暖,才立志为群众美好生活而奋斗。他七年的知青岁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大事,需要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每个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做小事中成长起来的,而人的博大,也是从为普通群众的做的一件件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苦累终究会过去,而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一生。40年前的淤坝地,庄稼四季生长,生生不息,亦如习近平总书记当初的为民之心,走向广阔天地,只因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爱。(罗平县纪委  牛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