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微腐败"】 "护根"行动 整治基层"微腐败"

发布时间:2017-08-19 07:53:28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编者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必须严肃查处,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

  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增强群众获得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整治‘微腐败’”系列报道,带您了解部分地方整治“微腐败”的做法和成效,敬请关注。

“护根”行动 整治基层“微腐败”
——四川乐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今年3月,一场名为“护根”的行动在四川省乐山市迅速展开。一时间,媒体关注,干部关心,群众点赞。

  峨眉山市龙洞村原村主任杨昌怀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涉嫌受贿被立案审查;犍为县罗城镇白云村原党支部书记谢明春因在公路修建中收受承建方贿赂被开除党籍……

  拔“烂根”、治“病根”、理“乱根”、育“新根”,四川省乐山市以“护根”行动整治基层“微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整个四川,针对基层腐败问题,重拳出击,严厉查处“村霸”“蝇贪”,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乐山在“护根”行动中收集脱贫攻坚问题线索

  “护根”厚植根基,打通“最后一公里”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3月29日,乐山市委书记彭琳在全市“护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向全市2000多名科以上干部介绍开展“护根”行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纪检干部向群众宣传“护根”行动

  会后,全市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将工作要求传递到全市8844个基层党组织和19万余党员。

  拔“烂根”,严厉查处基层腐败,聚焦基层惩治重点,严肃查处在脱贫攻坚等工作中滥用职权、暗箱操作、优亲厚友、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资金等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

  治“病根”,聚焦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主要针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干部作风、违反财经纪律、农村集体“三资”、扶贫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基层不良风气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

  理“乱根”,完善有效管用机制,全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严格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常态推进村务监督、强化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机制。

  育“新根”,着力培育新风正气,创新抓实基层党建,落实村(社区)两委主体责任,发挥村级纪检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移风易俗树新风。

  “护根”行动实施以来,乐山市整顿后进党组织237个,启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改造村级阵地300个,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890个,实施“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培养村级组织“后备军”,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大幅度夯实。

乐山广大群众关注“护根”行动

  讲政策收线索,纪委把“摊”摆到乡村集市

  “一家八个人办了八个户头!”“村干部的亲戚都吃上了低保,村里真正困难的人家还只能靠边站。”乐山市纪委“嘉廉话”微信公众号常收到类似的网友留言。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啃噬着群众的获得感,令人深恶痛绝。

  “基层‘微腐败’,腐蚀党的执政根基,透支人民群众信任,虽然‘吸血’不多,但其害如‘虎’”,彭琳历数“微腐败”之害。

  “微腐败”问题形式多样、隐蔽性强,如何发现并准确定性,是个“考手艺的活儿”。

  “市中区针对基层‘微腐败’发现难的问题,建立行政执法单位线索移送机制。”乐山市市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朱学军说,截至目前,该区公安、国土、卫计等部门向区纪委移送线索34件,有效拓展了基层“微腐败”和基层干部“亚健康”问题线索来源。

  “走,纪委摊儿上看看去。”每逢到乡上赶场,峨眉山市普兴乡大河村村民老何总要被乡邻拉到一个特殊的摊位旁驻足观看。这个摊点是普兴乡纪委专门面向老百姓摆设的,一来向老百姓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法律,二来集中收集老百姓的各种诉求。每个星期,乐山市218个乡镇纪委都要摆设一个这样的摊点。

  “有了这么个摊点,等于监督执纪多了一个‘哨卡’,发现‘微腐败’等问题多了一双眼睛。”峨眉山市纪委负责人说。

  靶向用药,关键是找准靶心。基层腐败问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有多个“靶心”。对此,乐山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眼光不拘泥于一处,通过多种方式发现和收集问题线索,让“微腐败”无处遁形。脱贫攻坚、惠农补贴、低保医保、集体“三资”、征地拆迁……哪里是重点,“探照灯”就照到哪里。

纪检干部进村入户了解问题线索

  针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作风散漫、违反财经纪律、集体“三资”监管失范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乐山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六大专项整治,明确细化40余项整治内容,猛药去疴。

  今年上半年,乐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信访举报100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96%;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44件,占立案总数的71.6%,较去年同期增长97.3%,群众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用制度管住村干部,对“微腐败”釜底抽薪

  “看这些公示的,国家给了老百姓那么多惠民资金!可一定要落实到位啊!”峨眉山市罗目镇杨村一名村民看到该村公示墙上的信息时感慨。

  正如这名村民所说,“微腐败”一条根子在资金上。为彻底斩断这条“根”,四川各地纪检机关“跨部门联合作战”,在资金上摸出明白账,戴上“紧箍咒”。

“护根”行动中,巡察组督查社区居务公开情况

  乐山市启动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家底清查登记工作,清“家底”、交“明账”,将“三资”监管延伸到“神经末梢”,促使其阳光化运行。与此同时,由审计部门牵头,依托乡镇、片区纪工委等力量,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2245个村(社区)进行了全覆盖审计。

  “能不能管住钱,关键在人。治理农村‘微腐败’要抓住村干部这个关键。”乐山市制定村级事务、便民事项权力清单,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并在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动态管理,将权力规范进“制度笼子”。

  峨眉山市以管住源头为思路,在年初村(社区)两委换届中组织当选的村(社区)干部签订《辞职承诺书》,围绕廉洁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12项承诺,逐项明确村干部失职失责的具体情形,划出了纪律红线,从源头堵塞权力滥用漏洞。

  “村社干部承诺不参与本村公共资源采购的竞标,不承包本村集体经济项目、工程建设项目、集体资源,等于是堵塞了自己通过权力取得利益的一种可能,也是签下了‘军令状’!”峨眉山市普兴乡大河村新当选的村主任何成香说,“这对农村‘微腐败’问题,就是釜底抽薪。”

  系统整治基层“微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四川着力将实践引向深入。由党委主导、纪委协调、各部门联动,以基层党建为核心对基层问题进行系统治理,聚焦脱贫攻坚、环保督察等重点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四川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