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开端、初始之意;午,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顺而推之,五月为午,因此又有午月之说。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其习俗却早已有之,汉代时已作为节日,唐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五日”,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五日”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每当到了端午节,悬艾叶、挂菖蒲、佩香包、喝雄黄酒、系五色丝,就成了顺天应时的传统习俗。而吃粽子、赛龙舟,则带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顺天应时
中国古代的农耕基本靠天吃饭,因此他们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认识到天行有常,并根据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和生产,甚至在社会人事的范围里也探讨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关系。而这种意识,也体现在节日习俗之中。
农历的五月初五,已是仲夏,天气开始变得炎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温逐渐升高,暑气盛行,毒虫、疾病开始活跃。远在上古之时,先民就开始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举行各种活动,驱毒避邪,祈求健康、平安。喝雄黄酒、悬艾叶、挂菖蒲、系五色丝,正是人们用来辟邪驱恶的方式。
雄黄酒,是掺有雄黄的酒,有解毒杀虫之效。《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人们在喝雄黄酒后,会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面颊耳鼻上。比较常见的是在额头画一个“王”,借雄黄驱毒,借猛虎镇邪。
艾叶和菖蒲,都是古代民间常用来驱邪、去疾疫的草木。人们常常在端午采艾叶和菖蒲叶挂于门户之上,以驱恶辟邪。有时候还会将艾叶扎成虎形,菖蒲扎成龙形,因此有蒲龙艾虎之说。
五色丝又名长命缕、五彩、百索,人们在端午节时用五彩的丝带系在手臂上,《荆楚岁时记》就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也有系在脖子上、挂在户牖帐屏之间的,都是为了避恶。
无论是喝雄黄酒还是悬挂艾叶、菖蒲,抑或是系五色丝,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认识,主动地用自己的行为去顺应、去改善,与五月五的气候、物候相适应。这正是顺天应时的表现,也是人们为了自身健康平安而作出的努力。
人文情怀
一粽尝来千古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早已存在。中国古代诸多节日的形成,总是与时令、节气、气候相关,体现着从自然到自身的观照。古人认为,五月五是阴阳相合、春夏交替之时,这种阴阳的认知,就烙印在了粽子和龙舟之上。
粽子,古人常用菰叶包裹糯米、大米制作而成。菰叶象征着阴气,米象征着阳气,粽子就形象地表达了阴阳交感的时令特征。赛龙舟亦是如此。古人认为天地交会、阴阳相合之时会有龙降临人间,群龙追逐嬉戏,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人们用赛龙舟的方式来模拟这种情形。
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其实要到六朝才出现,不过这种说法却最为流行。在民间传说中,屈原自投汨罗江后,人们纷纷划舟相救,未果,便向湖中投粽子来防止鱼虾的侵蚀,这便有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屈原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就在于他时时刻刻关注国家的命运,惦记民生的福祉,他志洁而行廉,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人格。“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纪念他,感恩他,并通过节日节俗来怀念他。
吃粽子、赛龙舟,已不仅仅是节日习俗,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断浸润着古人对于节令的认识,也不断融合着神话、传说、历史与风俗。除屈原外,与端午节及其节俗来历相关的传说,还有伍子胥、孝女曹娥等。这些忠孝之士的加入,使得端午节在节俗之外更具人文底蕴,也更深入人心。
至今,端午节已经延绵两千余年了,在这之中,人们顺天应时,追求着健康平安,也心怀美好,推崇着高尚品格。端午节的习俗与人文内涵代代相传,化为中华文化不变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