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九十三 河南孟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发布时间:2017-05-09 15:16:18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又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被贬至广东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写作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家风家训

韩愈出生官宦世家,从七世祖韩茂一直到他的父亲世代为官,而且政绩卓卓,道德高尚,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不幸父兄早逝,幼年的韩愈困顿孤苦,但他不坠其志,勤奋好学,而后出仕为官虽历经波折仍一心为国为民。他自身如此,也注重把这种为人处世品性、良好的家风门风传导给后人。

韩愈的家风家训主要体现在他给子孙写的两首家训诗中:《示儿》《符读书城南》。《示儿》诗中,韩愈向儿子展示了自己从一介寒生变为达官名士的艰苦奋斗之路:“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希望子孙也能勤学苦读,从小就不迷失方向,“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符读书城南》诗中,韩愈更加明白地告诫子孙,一个人要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勤奋读书。对一个人的前途来说,家庭出身和财产贫富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此外,韩愈作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撰写的不少文章中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这些不仅直接影响了其子孙后代,对当时和后世的学子也影响深远。在《师说》中,韩愈阐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一股尊师好学的新风。在《进学解》中,韩愈则勉励学子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勤奋用功,取得进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视频脚本

颂碑传世 进学齐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家风家训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57岁的李白在浔阳入狱后被宋若思、崔涣营救,前往武昌郡。沿途破败的景象让大诗人感到异常沉闷,无心诗文。

可当他来到武昌郡后,却惊奇地发现,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民风和谐,仿若世外桃源。

武昌郡的百姓们也惊喜于李白的到来,纷纷自发来到他的住地,恳请他为即将离任的县令韩仲卿撰写“去思颂碑”。那么,什么是“去思颂碑”呢?所谓“去思颂碑”,是唐代民间特有的褒奖官员的一种方式,由百姓发起,文人代笔,对即将离职的官员赋予赞美、怀念之情的文章。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经过慎重的寻访,李白了解到,韩仲卿在当郡守期间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施政才能,他一面“惠如春风”,办校兴学教化民众;一面以雷霆手段整饬流弊,打压权贵豪强。在他的治理下,武昌郡百姓的生活富足安乐,在战乱之后的数年间,人口就翻了三倍之多。而且,韩仲卿为官清明廉洁,从不开后门,不贪污受贿,两袖清风直到离任。

鲜少为一个人单独作赋的李白忍不住提笔写下流传至今的文字:

“仲尼,大圣也,宰中都而四方取则;子贱,大贤也,宰单父人到于今而思之。乃知德之休明,不在位之高下,其或继之者,得非韩君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震:

“去思颂碑”这种形式在当时其实起到了民间表彰、民间歌颂的作用,反映了民心民意。一个官做的好还是不好,上级的评价当然很重要,但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老百姓的评价,是老百姓的口碑才能造就你的丰碑。李白起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他是当时的大诗人,名气特别大,所以他到了武昌后,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同时希望借着这个大文豪的文章能够把咱们这位即将离任的武昌令韩仲卿给表扬表扬。事实证明这种目的确实达到了。我们应该非常感谢李白,也应该感谢唐代有这样一种文体“去思颂碑”,告诉现在的我们当时老百姓心目中的韩仲卿到底是怎样的。

“君自潞州铜鞮尉调补武昌令,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震:

李白的《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里面特别提到了韩仲卿的母亲,说韩仲卿的母亲很善于治家。也提到了韩仲卿不仅自己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他家里面还有其他三个兄弟——韩少卿、韩云卿和韩绅卿都各有各的才华。比如韩少卿这个人“重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诚信”;韩云卿的特点是什么呢?这个人“文章冠世”;韩绅卿,则“幼负美誉”,小时候他的才华就非常突出了。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这兄弟四个人应该说各有特点,有的是以文章出名,有的是以政绩出名,有的是以才华出众。老太太的家风、韩家的家风应该是“坚持原则,爱憎分明,注重学习,增长才华,为民谋事”。虽然在《去思颂碑》里头没有明确讲这个韩仲卿他们家的家风什么?但是看他孩子的成长,看他兄弟的成长,我们就能想象到他的母亲包括他们去世的父亲是怎么教育他们的?所以我想李白的这个《去思颂碑》有着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史料价值,为我们重现了韩仲卿这一家的家风门风。

公元777年,安史之乱的硝烟已经散去了大半,一群年轻人在江南挥斥方遒,想要中兴大唐。这其中就有韩仲卿的长子韩会。韩会被当时的人们寄予厚望,是最年轻的宰相人选,他的书房里常年悬挂着《去思颂碑》的拓片,立誓把父亲的家风传承下去,却不幸被贬广东韶州。

在韶州当刺史的第二年,年轻的韩会因过度操劳,缠绵病榻。弥留之际他将自己年仅十岁的弟弟叫到跟前,把《去思颂碑》的拓片郑重交托给他,告诉弟弟切莫因自己的经历而灰心,要坚持下去,学父亲读书报国,为老百姓多做好事;还交代他为人处世要向叔父学习,立节义、重承诺、重文章。韩家的家风是最宝贵的立身之本,须谨记在心,践行不辍,终生恪守。

少年韩愈塑像,位于安徽宣城韩愈文化园

公元780年,韩会病逝,年幼的弟弟扶着兄长的灵柩,随着大嫂郑氏回到了河阳老家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孟州市。兄长骤然离世的打击和一路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造就了这位少年坚韧不拔的性格,这让他比起一般的读书人更多了一些坚强和刚毅。少年将《去思颂碑》拓片挂在书房的墙上,靠着郑氏和族中叔伯的提点刻苦读书,他时刻提醒自己大哥临终的嘱托,努力上进、克己修身,立志将韩家家风家训贯彻延续,发扬光大。

让这位少年早逝的父亲与哥哥、甚至与他从未谋面的大诗人李白都不曾想到是:这位小孩将会成长为一个大人物,集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于一身。他就是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国安:

唐代像韩家这样世代书香的家庭普遍都有着严谨的家规家教。通过家族的延续,形成独特的家风家训。而韩家与一些贵族之家不同的是,他们扎根民间、求真务实,十分难得。

在中晚唐时期,不少文人沉醉于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骈文,无心关照百姓疾苦,但是韩愈不能容忍自己沉默。在他看来,那张薄薄的《去思颂碑》拓片上,寄托着父兄最为看中的东西----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公元814年,韩愈回到长安后,开始筹谋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他致力于倡导文风、文体、语言文字的全面革命,鼓励文人积极入世,用毕生所学为百姓谋福。一时间,大量精彩绝伦、求真务实的文章在当时的社会激起千层巨浪,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唐宋巅峰”。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国安:

韩愈早年仕途坎坷,他四次到礼部参加考试才获得通过,后来又三试于吏部又三上宰相书都没有获得任用。他只好自荐到幕府里边儿去做幕僚辗转进入到了朝廷。韩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他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有志青年,他们正直敢言,勇于作为。但他这样鲜明的个性,加上时局的原因,导致了他后来两次被贬广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公元819年,已经五十一岁的韩愈踏上了贬谪之路。他疼爱的小女儿不堪风雪交加的折磨,病死在了路途之上,韩愈甚至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然而,到达潮州之后,韩愈并没有一味的自怨自艾,而是撸起袖子大干起来。在潮州的八个月间,他兴修水利工程,废除奴婢制度,聘请教师为当地人教习文化,让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潮州走上开化之路。潮州人感念韩愈的恩情,以他的名字命名山水、道路、学校,历经千年,沿用至今。

广东潮州景韩亭

因为替百姓做了好事、实事,在韩愈的一生当中,数次贬谪的经历不仅没有消弥他的意志,反而不断升华着他的精神品格,成就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历史功绩。

除了勤于为政,韩愈也重视教育,教育家人、教育门生。  他在千古名篇《进学解》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的许多教育理念正来自他少年时期的学习感悟。在《师说》中,他引用经典“三人行必有我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全新阐释。他为拜师学习这件事打破了贵贱、长少的限制,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一股尊师好学的新风。他这种大胆革新的精神和富有战斗力的笔触具有鲜明的家族烙印,与他的父兄如出一辙。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愈嫡传第40世玄孙 韩庆祥: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的是“先王之教”,指的是德育、智育、政治教育三者融合起来;第二条,说人有五个“善性”——“仁”“义”“礼”“智”“信”,要按照这五个“善性”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第三条叫作“传道授业解惑”,传道讲的是政治伦理道德,授业讲的是要学习儒家经典,解惑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疑惑,那么老师,要对这些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在写给儿子的《符读书城南》一诗中,韩愈表达了英雄不问出处,学习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与韩愈家风一以贯之、代代相传。在韩家家风家训的影响下,韩愈的一个儿子和五个孙子全都考中进士,其中一个孙子高中状元,他的曾孙韩偓还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 张清华:

韩愈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跟他良好的家风有密切的关系。从七世祖韩茂一直到他的父亲世代为官,而且政绩卓卓,道德高尚,形成了良好的家风,而后又传承给韩愈,韩愈又教导给后人。这样,家风一代代相传,一代代涌现杰出人才。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孩子们的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当中,韩愈的文章依然卷携着这股清冽的家风,向我们提供着孜孜不倦的教导,荡涤着我们的内心。

在韩愈的故乡,今天河南省孟州市一个叫莫沟的小村庄里,人们每到周末就聚集到一起,诵读韩愈的文章,追思韩公的精神;韩愈的家风犹如润物的细雨,在新的时代仍然润泽人们的生活,启迪人们的心灵。

河南孟州韩园

●小视频一

话说韩愈

韩愈,字退之,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去世后谥“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韩愈出身官宦世家,早年丧父,随其兄韩会游宦至南方,十二岁时韩会病故,随着大嫂回到故乡孟州,在这里度过了勤学苦读的少年时代,为日后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愈是汉代司马迁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文章大家,宋代文豪苏轼高度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代学者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继承父辈和兄长的遗志,致力于做好官、做清官,为百姓谋福利。在他任职过的广东潮州,仍有韩山、韩祠彰显他的政治功绩。

作为教育家,韩愈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至理名言至今口耳相传,为人们所熟知。

韩愈于公元824年去世,安葬在故乡孟州的韩园。韩愈一生坎坷,仕途跌宕起伏,但勤学上进、清廉刚正的家风塑造了他不屈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文人的使命感伴随他一生,让他不仅成为时代的先锋,更名垂青史,受到后人的尊崇和景仰。

●小视频二

终归故里——韩园

在今天河南孟州,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韩愈晚年在长安病重,他思乡心切,命家人将自己送回孟州老家。谁知渡过黄河之后,韩愈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便交代家人,如若不能葬入祖茔,那便走到哪里就葬在哪里,只要到了孟州就行。韩愈在途中病逝后,家人遵照他的愿望就地下葬。穆宗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去世,宝历元年(825年),百姓在韩愈陵墓周围修建了韩园,为韩愈树碑立传,建造祠堂。韩园的所在地命名为韩庄。这个韩庄村,自唐代以来没有一户韩姓人家,但他们都是韩愈的守墓人。

如今的韩园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韩园大门的楹联“绝代文豪当日孤军奋战,无双遗产如今万众观摩”,含义深远。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韩愈的成就和功绩被历代传诵,至今仍有许多人来此祭拜、参观,并留下称颂韩公的墨宝。更有韩愈手迹“鸢飞鱼跃”,千年后仍然彰显着文公才华横溢、潇洒自如的个人魅力。

韩愈手迹“鸢飞鱼跃”

韩愈的陵墓背靠紫金山,山脚下的黄河大浪滔滔,犹如文公波澜壮阔的一生。遵照韩愈的遗愿,后人从长安移来两株柏树种植在墓冢两侧。双柏巍峨挺拔、郁郁苍苍,又如文公刚正不阿、清廉自牧的品格,屹立千年不倒,荫蔽后人。人们在这里祭祀韩愈,重温他的生平,感受他的精神,表达对他的追思和崇敬之情。

●韩愈家风家训摘编

念祖

君①乃长史之元子也。妣有吴钱氏。及长史即世,夫人早孀,弘圣善之规,成名四子,文伯②、孟轲二母之俦③欤!少卿,当涂县丞,感概重诺,死节于义。云卿,文章冠世,拜监察御史,朝廷呼为子房。绅卿,尉高邮,才名振耀,幼负美誉。

——摘自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

【注释】

①君:指韩仲卿,韩愈的父亲。

②文伯:春秋时期鲁大夫公父穆伯之子,其母有贤德。

③俦(chóu):同辈,同类。

【译文】

韩仲卿是桂州长史韩睿素的长子。母亲吴郡钱氏。至长史去世,夫人早年守寡,弘扬母德,教导聪明贤良的行为规范,培育成长四个儿子,真和文伯、孟轲两人的母亲一样贤慧呀!次子韩少卿,做过当涂县丞,为人慷慨、说话算数,死于节义。三子韩云卿以文章闻名当世,官拜监察御史,朝廷称其为前汉张良。第四子韩绅卿,做过高邮县尉,才名显耀,从小就被人称道。

勤学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摘自韩愈《符读书城南》

【注释】

符,韩愈之子韩昶,小名曰符。城南,韩愈别墅所在。唐长安近郊之樊川,为庄园集中之胜地。韩愈在樊川有庄园,城南庄至宋代犹存。

【译文】

木材能按圆规曲尺做成器具,就在于木工和轮匠、舆匠的勤奋劳动。人之所以能够成才,就在于他饱读了诗书。诗书中的千般知识只有勤奋才能获得,不勤奋肚子里就会空空的。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学习能力是差不多的,并没有贤愚之分。由于有的后来不能勤学,所走的门径也就不同了。两家各自生下来的小孩,小的时候是一样的聪明。年岁稍大一点的时候在一起玩耍游戏,就像一个鱼群队里的两只鱼一样,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各人表现出来的才智就稍有不同了。等到二十岁的时候,差别就变得很大了,就像污渠和清沟对映一样泾渭分明。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人已经长成,区别就会如同龙和猪一样大。

广东潮州韩愈名言石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摘自韩愈《进学解》

【译文】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摘自韩愈《进学解》

【译文】

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勤劳不懈一年又一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译文】

攀登知识的高峰,勤奋是唯一的途径;学识的海洋广袤无垠,辛勤刻苦才是最好的舟楫。

尊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摘自韩愈《师说》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摘自韩愈《师说》

【译文】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自立

金璧虽重宝,废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摘自韩愈《符读书城南》

【译文】

黄金璧玉虽是重宝,但难以储藏。学问藏在自己的身上,不管到哪儿都用之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摘自韩愈《符读书城南》

【译文】

君子与小人这两种人,全是他们自己努力不努力的结果。难道不见有这样的公卿与宰相吗?他们就是出生于农家。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摘自韩愈《符读书城南》

【译文】

城南入秋,阴雨初停,凉爽的天气已遍布村野郊外。正好可以趁着灯火,打开书卷来读。从早到晚我都顾念着你,只望你能珍惜光阴好好读书。孩子,我深爱你但我必须教你对的东西,写这首诗是为勉励徘徊不前的你。

知足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摘自韩愈《示儿》

【注释】

①长安:京师,今西安。

②敷:覆盖。

③翳:盖也。

【译文】

当年我刚来长安的时候,只带了一捆书。辛勤奋斗三十年,才有这样的房和屋。房屋并没有很华丽,但对我来说却足够了。正房高大又新修,一年到头有荤素。前庭宴宾客,家眷后边居。庭院无它物,高树八九株。葛藤缠高树,春天开花夏荫覆。坐在东屋可见终南山,云浮风吹相交住。松果之树连南亭,院外还种瓜和芋。西厢偏房屋不多,槐树榆树罩空虚。

河南孟州韩园名人牌匾

●专家观点

康震:从李白《去思颂碑》谈韩愈家风

“去思颂碑”是唐代一种非常流行的文体,也叫做“遗爱碑”,一般来讲,这类文体多半是请有名望或者有较大影响的官员和文人来撰写,用来表彰离任的官员。大诗人李白曾给武昌令韩仲卿,也就是韩愈的父亲写过一篇《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

在这篇文章中,李白追溯了韩氏家族的渊源,他特别提到了韩仲卿的母亲(韩愈的祖母),说她“善于治家”,提到了韩仲卿有三个兄弟,韩少卿、韩云卿和韩绅卿。三人各有各的才华,韩少卿“重诺”,韩云卿“文章冠世”,韩绅卿 “幼负美誉”。从这篇不算太长的《去思颂碑》中,能够看出韩氏兄弟不是一枝独放,而是花开满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韩仲卿家族的家庭教育,这对韩氏兄弟非常重要。

李白在碑文中说,韩仲卿没有来到武昌的时候,“人惧之”,大家都觉得害怕,但是韩仲卿来了以后,“人悦之”,大家都感到非常愉快,说“惠如春风”,就是他来了以后如沐春风,当地“教化之风”变得非常好,老百姓都感到高兴。韩仲卿还整肃当地的纲纪,打击权贵,“豪宗侧目”,那些奸商坏人都不敢正眼看韩仲卿,这说明韩仲卿是一个爱憎分明、原则性很强、很讲道德的人。韩仲卿到武昌郡后几年,人口翻了三倍,说明韩仲卿综合治理的水平非常高,他不仅想做事而且能做事,还能把事情做好。综合《去思颂碑》的内容推理,韩家老太太的家风、韩氏家风应该是“坚持原则,爱憎分明,注重学习,增长才华,为民谋事”。所以,虽然《去思颂碑》没有明确讲这个韩仲卿家族的家风什么?但是看他孩子的成长,看他兄弟的成长,我们就能想象到韩仲卿的母亲包括他们去世的父亲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因此,李白的《去思颂碑》有着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史料价值,为我们重现了韩家的家风门风。

韩愈,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苏东坡对韩愈的历史成就就有总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这几句话的意思怎么解释呢?第一句“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不仅仅是要写些好文章,而且应该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用“圣人之文载圣人之道”,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要老追求形式、追求那种骈体文,要写直抒胸臆、抒发人的自然情感的文章,用这些文章来说“圣人之言”,“文以载道”就是用这些文章来传播“圣人之道”,传播能治国救民的真理,这就是“儒学之道”。第二句话“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在中唐掀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就是儒学的复兴运动。中唐时期,很多知识分子都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盛唐为什么不再?他们认为就是因为儒学的纲纪不振。所以韩愈认为要复兴“儒学”,通过儒家学说凝聚人心、重塑人心、再造灵魂。第三句话“忠犯人主之怒”,韩愈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拍马屁,只会说真话,只会说真理,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一句话是“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曾经跟随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他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一个真正上前线打过仗的人。

韩愈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韩愈培养了大批的学生,自己写过著名文章《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都是出自韩愈而且中国人非常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和观点。

此外韩愈还是一个善于践行的实干家。他曾被贬潮州,唐代潮州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落后,跟当时的长安相比有天壤之别。但韩愈并未气馁,他虽只在潮州待了八个多月,但做了大量勤政为民的好事善事,比如开办学校“教化民众”、兴修水利、打击当地贩卖奴婢的风气等等。可以说,韩愈在潮州的表现出人意料,原以为只会看到一个很沮丧、很颓废、满嘴牢骚的人,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像他这样的官员到了一个蛮荒之地,就像撒下一颗种子一样,不断生根、开花、发芽、结果,结成造福人民之“果”。潮州有一条江叫韩江,有一座山叫韩山,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用来纪念韩愈的,可见韩愈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份量,这就是民心。

韩愈的成长成才,应该说受到了韩氏家族家风的深远影响,韩愈肯定为他这个家族感到骄傲,同时因为这种骄傲而激发了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国为民谋利。从韩愈的种种表现来看,韩愈秉承并发扬光大了韩氏一门的家风,同时也注重把这种门风教导给子孙。

韩愈曾经给他的儿子写过一首诗叫《符读书城南》。在诗中,韩愈特别强调要勤奋读书,他认为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有才华,一个没有才华的人跟动物没有两样,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穿衣服一样,所以人首先就要读书,读书了才能有才华。其次,做人不能靠父辈、不能靠背景,要靠自己的奋斗,所以他说“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韩愈反复告诫他的儿子,要认真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韩愈在《师说》里面特别强调要拜师、要尊从师道,他认为那些不学习的所谓“士大夫”,比起那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还不如,就是因为后者始终在学习。韩愈始终认为,作为个人只有学习才会有才华,只有刻苦努力才会不断进步,只有追求卓越才会努力成才,才能为国为民谋福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震)

杨国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家风

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韩愈从其家族中秉受、继承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又加以发扬光大,不仅直接影响了其子孙后代,对当时和后世的士子也影响深远,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韩愈家风。

从其家族的渊源和其平生的立身行事来看,韩愈的家风较为突出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情怀与民生关怀。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即是有胆识、有作为、关心民间疾苦、勇于移风易俗的人物。大诗人李白曾写有《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加以颂扬。韩愈的长兄韩会也颇有政治才能,被目为“四夔”之一。其“立道雄刚,事君孤峭”的政治品质对韩愈也影响很深。

韩愈所在的中唐时期,国家在政治、军事、社会、思想、文化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韩愈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直面题,心怀天下苍生。他的《论淮西事宜状》《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都是这种情怀的体现。而他的诗词如《归彭城》《汴州乱》《华山女》《谢自然诗》《元和圣德诗》等,也对当时的现实表现了深切的关怀。

二是读书治学,文章传家。韩氏一族亦颇重读书治学,将学术与文学融为一体,成为家族文化的突出特点。韩愈之父韩仲卿既精于吏治,亦长于文化,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称其治理地方“白额且去,清琴高张”。其叔父云卿“文章冠世”,“当肃宗、代宗时,文章冠天下,四方求父祖之志者尽归之”。叔父韩绅卿“才名振耀,幼负美誉”。其兄韩会“善清言,有文章,名最高。”王铚的《韩会传》更详细记载了韩会对于韩愈学术、文学的影响,当肃宗、代宗时,“李华、萧颖士有文章重名,会与其叔云卿俱为萧、李爱奖”,韩会的《文衡》鲜明地体现了文道一体的主张。故王铚评论韩愈说:“道为人师,行为世表者,渊源从来,非一二世而已。唐兴,诸儒世家皆本北朝,韩氏文字之祥,开迹钟庆久矣。”

在传承文道并重的家族传统时,韩愈更强调了勤奋读书对于传道、作文的重要意义。他自幼家庭虽屡遭变故,而读书向学之志不为动摇。韩愈曾自称:“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磨砻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勤奋苦读,是成就其学术与文学的重要前提。韩愈亦以此训导子侄,他的《符读书城南》和《示儿》反复强调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不仅如此,他在对弟子门生们的教导中也反复强调读书对于治学、写作的重要性。他的《答李翊书》论文章写作,也强调要“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他的《进学解》也突出强调了勤学经史典籍、诸子百家对于治学、为文的重要性。

三是奖引后学,栽培青年。韩氏一门的政治、学术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家族传统即在于重视师承,团结同道。其叔父韩云卿、其兄韩会都曾受到过前辈李华、萧颖士的欣赏和指导,韩会更与崔造、卢东美、张正则来往密切,号称“四夔”,欲有为于当代。韩愈在此家族环境中成长,对于培育人材、成就事业更为重视。他慨然以师道自任,柳宗元说他“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韩愈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即使在两次被贬的时候,还发现、培养了区弘和赵德,后者对他在潮州地区开展的文化启蒙支持很大。唐代笔记里有很多关于他奖引、提拔后进的佳话,如他对李贺、贾岛、牛僧孺等的指导和栽培。《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故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中总结韩愈在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史上的贡献,重要之一点即在于“奖掖后进,期望学说之流传”。

四是孝友仁爱,诚朴醇厚。韩氏一族颇为敦厚和睦,极富于孝友仁爱的情怀。韩愈祖父韩睿素去世后,夫人钱氏即负起了教导子弟的重任,“弘圣善之规,成名四子”,李白认为她可以与古代文伯、孟轲之母相比。韩愈早孤,由其兄嫂鞠育成人,其嫂郑氏,不仅在世事艰难中艰难支撑,对于韩愈、韩老成(韩会之子)亦悉心教导,寄以厚望。韩愈亦将这种家风发扬光大,他对自己的内外亲戚早逝者往往承担起抚养幼孤,嫁遣孤女的责任。《旧唐书》说他“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新唐书》说他“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他的《祭十二郎文》是其流露骨肉亲情的代表作,感人至深。他对朋友也是坦诚相待,重情重义。如他对卢仝、孟郊、张籍、柳宗元的情义就在其诗文作品中有真实、生动的表现。(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