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领衔人物。
郑板桥出身寒微,幼丧母,由乳母抚养。少年聪颖,随其父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范县(今属河南)、潍县(今属山东)知县,为政清廉,关心民瘼,颇有政声。去官后定居扬州,以书画为生。
郑板桥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时称“郑燮三绝”。他擅画兰、竹、石等,尤以兰、竹著称;书法在楷、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笔法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后人称“板桥体”);诗、词、道情、书札等皆有独特风格,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3间,朝北南屋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面积不大,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庭院清幽,宁静简朴,充分体现了郑板桥所写“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故居最初为土坯茅屋,后为便于保护,改为砖瓦结构。郑板桥在此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44岁中进士,才从这里走出家门。故居内陈列有郑板桥生活用具、相关书画作品和研究资料等,堂屋条台上立有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
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在外应试、游学、为官期间,不忘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嘱托,对子女的教育,写下了许多家书,后精选十六篇付梓成《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家书的受方主要是郑板桥的堂弟郑墨。郑板桥无同胞兄弟,与郑墨感情深厚,他在外做官时,家中事务大多由郑墨照应,所以他对家人和幼子的训诲大都是通过给郑墨写家书进行的。这些家书的内容涉及读书治学、人品修养、家庭教育等方面,情真意切,读来如话家常,诚如板桥所言“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家书中,板桥教育兄弟要与人为善,孩子要平等友爱,家人要遵纪守法……殷殷之情,溢于言表。而其中所包含的读书治学见解、持身处世经验等,更是给予后人很多启迪和教益。无怪乎有人评价:(板桥)十六通家书,皆世间不可磨灭之文字。
●视频脚本
郑板桥:暖老温贫 家书流芳
水乡兴化
“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这是郑板桥眼里的水乡兴化,一片多情而又充满着文字馨香的土地。千垛油菜、水上森林、万亩荷塘,水墨般地荡漾在时光的记忆里。诗书画大家、著名廉吏郑板桥就出生并生活在这里,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44岁中进士,才离开兴化,晚年辞官又回归故里。在兴化市中心的四牌楼上,历代朝廷旌表的47块牌匾中,有一块叫“才步七子”,就是颁给郑板桥的。
郑板桥(1693-1765年),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年幼时,生母汪氏、后母郝氏相继病逝,由淳朴善良的乳母费氏照料长大。母亲的言传身教,父亲郑立庵和师父陆种园的教诲,对板桥品性的养成和才华的积淀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来,郑氏家道中落,困窘落魄。父亲、师父相继去世,继而,幼子早夭、发妻亡故。但是倔强的郑板桥,克服了命运加之于身的种种惨痛,活出了自己的腔调与风骨。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一路艰难走来,板桥从未放弃“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理想。乾隆七年(1742年),郑板桥才做了范县(今属河南省)县令,那一年,他已经五十岁。在任上,他体察民情,予民休息,政绩斐然。后来他调任潍县(今属山东省),受命于危难之时,救民于水火之中。直到今天,潍县百姓还深深地怀念着他。
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不仅是良臣廉吏,还是一位杰出艺术家,世称“诗书画三绝”。他擅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可见其品格之高洁。在书法上,他独创“六分半体”,自成一家。他的诗作清新自然,直抒胸臆,表达着他自由朴素的思想。
作为著名书画家流派“扬州八怪”之一,板桥的作品声名远扬,为文人雅士和普通老百姓所喜欢,他“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人生哲学深入人心,关于他的很多民间故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板桥仅任过两县县令,为官不长,但却留下了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声。
郑板桥后人、上海书画研究院院长 郑炎风:
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他曾有文写道:“宦贫何畏,宦富可惴”、“吾既不贪,尔亦无恚”。有一年,郑氏族亲中有人想进衙门供职,修书一封给郑板桥,郑板桥沉思良久,提笔写道:“岂能为私人谋枝栖?”由此可见板桥的廉洁自守。
板桥为官关心民间疾苦,时刻为百姓着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创作于潍县知县任上的诗,充分反映了他的爱民之心和勤政之意。
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赶上百年未遇的大饥荒。潍县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板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毅然决定开仓放粮。但按照清代律令,凡动用官仓里的粮食,必须有朝廷批文。板桥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遣,我任之!”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郑板桥为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可贵精神。
郑板桥辞官回乡时,“百姓遮道挽留”,走后“家家画像以祀”。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终换得百姓真心。对怀揣民本思想的板桥来说,不求官有多大,但得百姓铭记便是最大的福泽。
板桥在外为官期间,不忘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嘱托,对子女的教育,留下了影响深远的《郑板桥家书》,内容涉及读书治学、人品修养、家庭教育等,情真意切,读来如话家常,诚如板桥所言“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其中,关于持身处世、教育子女等方面的做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板桥乐于助人,每遇别人有困难时,往往慷慨解囊,所得俸禄“随手散尽,爱人故也”。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说“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还特别关照弟弟要寻访一个“无父无母孤儿”,好生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他可以把自己的俸钱捐出来,可以穿着草鞋去走访,出行可以不坐轿子,让人打一个灯笼,上面写着“板桥”二字,不讲排场,不讲享乐,不搜刮民财,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清官。他后来以卖画谋生时,常常在画作上盖一方印,叫“七品官印”。是他留恋官场吗?不是,他留恋的是那一段为百姓做事的时期。
郑板桥的善良不仅体现在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上,还体现在对天地万物的关爱上。他“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也反对孩子们用线拴住蜻蜓、螃蟹逗玩,因为“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应该“体天地之心以为心”,善待万物。
江苏省泰州市文联主席 刘仁前:
现代社会,我们强调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从板桥先生的思想当中,应该能够得到有益的启迪。
郑板桥《难得糊涂》
郑板桥一生命运坎坷,但面对挫折、苦难之时,却十分淡然,他教诲后人,要用“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心态来化解自己人生中的痛苦与纠结,辩证地看待“糊涂”和“吃亏”。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担当。中国的读书人讲究“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不是为了黄金屋,不是为了千钟粟,不是为了颜如玉,是“修齐治平”,是为了治理国家,安定天下,让百姓得到幸福。这不是吃亏,这是最大的福泽。所以他每一个举动言行,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首先考虑百姓的利益。
郑板桥貌似疏狂,内行实则醇谨。他在家书中曾说,“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可见他内心的柔软与细腻。
他写信嘱咐弟弟,对“贫家之子,寡妇之儿”等弱势群体,要倾注一份爱心。如果有人没有钱买笔买纸,“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这“无意”二字,便体现了板桥的良苦用心。不是居高临下地施舍,而是在尊重对方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帮助别人。
他还特地在家书中吩咐:“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这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隔着几百年光阴,于细节中积攒的温情仍让人动容。
板桥老年得子,甚为开心。但做过私塾先生、深谙教育之道的他,担心在家主持家务的弟弟过于溺爱,兴奋之余仍不忘挥笔谆谆嘱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江苏省首批名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任祖镛:
这是《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的一段话。郑板桥首先表明自己爱子心切的初衷,要让孩子和他人享受同等的权利,即使是自己佣人的孩子。孩子读书,不以中举人、进士、做官为第一要务,首先要明白事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传世以来,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在清代,就有人评价《郑板桥家书》“曲尽人情,多见道语”,“语语真挚,肝肺槎牙,跃然纸上”。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郑板桥家书》的核心,实际上是义利之辩。我们立人、立命,站立于社会,每天从事各项工作,主旨是什么?我们不仅仅要有物质的追求,更要有“义”的追求、伦理道德的追求。虽然各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舍己为人,推动社会进步,对人善良,让社会更加和谐、大家更加亲近,这些都是普遍之“义”。所以《郑板桥家书》现在有它应有的地位。
郑板桥故居内小院
兰香竹影伴书声,浓墨淡彩画世情。不管是书画艺术,还是为官做人,郑板桥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郑板桥故里兴化,郑板桥已经成为兴化人精神世界的一个标识,这种精神深深印记在血液里,为后人所传承。
先生故居绿草如茵,翠竹青青。“板桥体”是兴化人眼中最亲切的字体,不管身在何方,观其字,总有如见旧识之感;而赏其画,吟其诗,则好似隔着三百年的时光与其对话,欣赏他的才情,感悟他对百姓的大爱与悲悯,仿佛他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郑板桥家书摘编
周恤亲邻
设我至今不第①,又何处叫屈来?岂得以此骄倨朋友!敦②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③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
——摘自《范县署中寄舍弟墨》
【注释】
①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②敦:厚待。
③周:接济。
【译文】
假如我没有考取进士,又能到哪里去叫屈?怎敢因为自己当了官就在朋友面前自高自大?我们要厚待族中亲人,与亲友处好关系,关心旧时朋友,大概就是这样。至于邻里乡亲,应当如何接济,你就自己做主,一定要将我给你的俸银全部用完。
暖老温贫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摘自《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译文】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有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递到他们手中,用一小碟酱、生姜来下饭,这都是最能温暖老人与穷人心灵的好东西。
平等互爱
家人①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飨②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摘自《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注释】
①家人:仆人。
②飨,熟食。
【译文】
仆人的儿女与我们家的孩子,都一样是人,应当一般疼爱,切不可让我的孩子去欺负他们。只要家里有鱼饼水果之类的吃食,就要平均分给他们,大家一起快乐分享……像读书中举人,中进士,当官,这都是小事情,第一重要的是明白事理,做个好人。
存心仁厚
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罗网,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
——摘自《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译文】
如果事事都预先留一招,让人家往里钻,这样的人将来也难逃困厄,灾祸很快就会降临,甚至会殃及子孙,使他们遇到不可推测的事情和无法提前预料的忧患。试看这世上那些会算计的,又何曾占到了别人一点便宜,不过是把自己算个干净罢了。
与人为善
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摘自《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译文】
一个人如果喜欢别人,那么他也会被人喜欢;一个人如果讨厌别人,那么他也会被人讨厌。苏东坡一生都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这是他最大的优点。我平素轻狂无礼, 随意谩骂别人,但是对别人的才华和技能,哪怕一点点儿,我都会赞不绝口;对别人所做的一件小事或一句美言,我都会称道的。
郑板桥故居·小书斋
●专家观点
毛佩琦:“糊涂”板桥 “吃亏”为官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有八个字广为流传:“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糊涂何以难得?吃亏了,福从何来?看似矛盾的笔墨背后,恰恰体现的是郑板桥豁达开阔的人生哲学,朴素高洁的坚定人格和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声。
“难得糊涂”完整地说来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意思是,人要聪明难,要变成糊涂也难,装着明白表现出糊涂来,就更难了。因为一个人要面对世间万物,对于他所看到的东西,对他的行为举止要有所取舍,在明白的基础上转向糊涂,这就是郑板桥的境界。面对官场是非,板桥“糊涂”:拒绝同流合污、金钱往来,宁可损失官场利益,得罪官员,也要为百姓做事;面对百姓疾苦,板桥“糊涂”:私自开仓赈济,捐出自己的俸钱帮助穷苦百姓;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板桥“糊涂”:让利周边邻里,付出爱,竭尽给予。作为一介官员,郑板桥面对百姓的疾苦,没有熟视无睹,而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心为别人着想,一心为公家着想,一心为正义着想,所以他变得看起来“糊涂”,各种“吃亏”。
在乾隆前期,山东连续发生饥荒,百姓粮食奇缺。作为一个地方官,郑板桥没有贪图个人的安逸,而是把自己的俸钱捐出来,穿着草鞋去走访,出行不坐轿子,让随行打了一个灯笼,上面写着“板桥”二字,不讲排场,不讲享乐,积极想办法帮助百姓安家乐业。因为他深知自己不是到这儿来搜刮民财的,而是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
后来,郑板桥去官后,以卖画为生时,也常常在他的画作上留个印,叫“七品官印”。他念念不忘这个七品官,不是因为他留恋官场,恰恰是他辞去了官,留恋那一段能够为百姓做事的时期。他作为父母官,心心念念的是怎样给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板桥为官上,在他的画作当中也有体现。郑板桥画竹子,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体现的是一个读书人的担当。中国的读书人讲究修齐治平,读书不是为了黄金屋,不是为了千钟粟,不是为了颜如玉,而是为了治理国家,让天下安定,让老百姓得到幸福。所以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言行,都考虑百姓的利益,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竹子的声响,也会想到百姓的福祉。
这种民本思想、为民情怀,在郑板桥的家书中也多有体现。由于自身有过“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的经历,在范县任上,郑板桥刚拿到俸银,首先想到的就是远方的穷苦乡亲,面对家乡方向,举笔在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中叹道:“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这样的句子,质朴深情,真实自然,触动人心。他不仅在纸上感慨,还积极付之行动,自掏腰包,资助乡邻。再三嘱咐家人道:“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一并连姓氏、住址,各家贫苦状况,都记得清清楚楚,一一交待俱全,道是“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
“糊涂”板桥,“吃亏”为官,数百年历史变迁之后,透过薄薄的纸页,穿过历史的尘埃,我们仍能感受到郑板桥的处世智慧和真挚情感,绵绵不断地给予着我们教益和启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毛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