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父子三人在文学上造诣极深,虽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三人的立身操守也都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循理无私,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青少年时喜好游历名山大川,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精研“六经”百家之书,稽考古今成败之理。嘉祐初年,受成都太守张方平、雅州太守雷简夫举荐,携二子苏轼、苏辙进京,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并上《权书》《衡论》《机策》等文章二十二篇。文章一出,轰动京师,天下学者竞相仿效。后经举荐,破格录用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等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即卒,享年五十八岁,加封为光禄寺丞,赠太子太师,世称“文公”。著有《嘉祐集》(二十卷)《易传》(三卷)等。
苏轼(1037-1101年),苏洵长子,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秘阁制科考试入三等,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政绩卓著。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病逝于常州。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标志着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诗称“苏诗”,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称“苏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明清小品文先河;他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为“宋四家”之一;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其绘画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在农业、水利、医药、军事、音乐、烹饪、养生等领域亦著述甚丰,创造极广。苏轼的影响早已跨越时空,跨越地域,成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辙(1039-1112年),苏洵次子,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十九岁时与兄苏轼同榜进士及第。先后任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陈州学官、齐州掌书记、南京签判。后因故贬筠州盐酒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以绩溪令被召回朝廷,七年之中八次升迁,擢升为门下侍郎,一展政治抱负。后再次贬谪筠州,远谪岭南。遇赦北归后,从此寓居颍昌(今河南许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南宋时追谥“文定”。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纱縠行南段72号,原是三苏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屡次修缮扩建,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摹拟重建。现为占地100余亩的古典园林。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珍藏和陈列着五千余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是蜀中负有盛名的人文景观。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三苏家风家训
苏氏一门家风笃厚,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皆留下大量与家风家教相关的文字、诗词。
苏洵撰有《苏氏族谱》一卷,包括《谱例》《苏氏族谱》《族谱后录上篇》《族谱后录下篇》《大宗普法》《苏氏族谱亭记》等六篇,概述了苏氏家族的起源发展,记述了苏氏先祖的嘉言善行,教育后代不忘祖宗先人,孝悌忠信、和睦友爱,继承和发扬先辈优良传统。此外,苏洵另有一篇《名二子说》,解释了为两个儿子命名的缘由,寄托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告诫。
苏轼也非常重视总结家族优良家风,教育子侄。他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记先夫人不残鸟雀》等讲述了母亲程夫人的教子事迹,弘扬仁厚、不贪财的道德理念。他对于弟弟和侄子、侄孙的教育,多为诗文、书信形式。他和苏辙感情很深,认为弟弟“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辙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几十年间,兄弟二人相互勉励,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留下《初别子由》《送子由使契丹》《和子由渑池怀旧》《狱中寄子由》等不少感人篇章。他还教导子孙后人要多读史书,写文章不能一味追求辞藻的华美,“期于适用乃佳”。做人方面,他教导后人要保持宁折不弯、豪放刚直的风骨。在给侄孙元老的信中,他说自己虽被贬到海南,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另外,苏辙之孙苏籀曾撰录苏辙语录一卷《栾城遗言》,“以示子孙”,也是苏氏一门家风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脚本
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四川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历史悠久,山川秀丽。
眉山城里,名闻天下的是三苏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门口有一副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祠前厅
纵览中国历史,没有哪一家,能像苏氏家族一样,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传为千古佳话。
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距今一千余年。抚今追昔,令人感叹:什么样的水,滋养了一家三个圣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正可谓: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苏氏的家风,正如这清波,涓涓细流,终为江河,汇成时空的洪流。一家书香传承,一脉浩然正气,一腔爱国之情,为历代传扬。
第一幕 上善若水 读书正业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小家的修为,族亲的家传,到兼济天下的义举,与古老中华优秀文明密不可分。
三苏家学源远。苏洵是战国纵横家苏秦、西汉关内侯苏武、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代。
在苏洵撰写的《苏氏族谱》中,祖父辈的事迹历历在目。
苏洵的祖父苏杲,好善乐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对朋友诚信。无论是亲朋还是乡邻乡亲,都爱戴敬仰他。
苏洵的父亲苏序,也是仁爱热忱之人,在饥荒年代常常拿出粮食无偿地救济灾民。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1009年,苏洵出生,这时候,苏氏已在眉山繁衍三百余年。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早年的苏洵,四处游学,27岁时,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同时广泛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见闻和人生经验。十多年后,终名扬京师,成为一代大家。
座落于眉山城南隅纱縠行内的三苏博物馆,不仅保存了有关三苏父子业绩的文物典籍,而且栩栩如生地演绎了人物情状,生动地再现了苏氏门风。
程夫人,苏洵之妻,苏氏兄弟的母亲。从苏轼和苏辙的诗文以及回忆中,可以看出程氏的早期教育对苏轼、苏辙两兄弟产生的深远影响。
苏轼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讲到的程氏夫人故事,传达的不仅仅是女德,更是一种廉明公正人生观的身教。
眉山城苏家故宅发生过一件奇事:一天,两个丫鬟熨烫绸缎,一个丫鬟突然大声惊叫了起来。她的双脚陷进地下的泥土里。原来泥土下面,有一个瓮。众人很兴奋,猜测瓮里可能装有金银珠宝,想打开看看。程夫人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命人用土将陷下的坑填好,告诉大家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
这件事给了苏东坡人生观重要的启示。他在《前赤壁赋》中写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有道是:“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苏氏家风不变的魂脉,可以归结到这三点: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
而这一切,都源于孝慈仁爱,苏东坡不无骄傲地写到:“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曾枣庄:
苏家家风的形成,程夫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那个时候,苏洵在外面到处周游,在家的时间很少。家里面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依靠程夫人。苏洵差不多快五十岁了才成名,苏轼两兄弟则成名很早,苏辙十九岁,苏轼二十一岁,两兄弟就名震京师。
第二幕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三苏祠的树木,根深叶茂。
在醇厚家风的熏陶下,走出家乡的三苏父子以天下为己任,为官清廉,同情民间疾苦,为贫苦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三苏父子中,以苏轼最为有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才华横溢,文艺双全,更兼气度豪迈。他的文章和事迹,誉满中华。
林语堂先生特别提到: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历代人们对这位大文豪的仰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艺,而是他穿越岁月而依旧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优美情操。
三苏纪念馆展厅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轼贬谪之途的第一站。苏轼前后在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生活了四年多。当时的黄州,老百姓生活穷困。苏轼倡议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邀请当地富户加入,捐献钱物,管理支出。乡间贫民无力抚养新生儿,育儿会便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育儿会的发起,得以存活的孩子数以百计。
《六事廉为本赋》中,苏轼写下了八个字:“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他认为,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
苏轼主张“保民生”,要“与民同乐”,他继承孟子的民本思想,“以民为贵”。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所到之处,言行如一,勇于担当,屡遭贬黜而无怨无悔,令后世景仰。
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在大规模的疏浚工程中,西湖得到了全面深挖。他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被建筑在了湖中,成为了一条连接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并在堤上修建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的无限妍媚,因为六桥烟柳,而融入了诗般的意境。如今,世人将西湖长堤称为苏堤,在这长堤的别名中,留下了后人对苏轼的怀念和崇敬。
西湖侧畔曾有一座安乐坊,是一家看病住院不收钱的公立慈善医院,其创始人正是苏轼。这个领先时代的创新举措,在史册上留下了令人称道的一笔。
宋哲宗元祐六年,也就是1090年春季,杭州突发一次疫情,苏轼下令多做稠粥和药剂,并筹集白银2000两,设立病坊,免费为患者看病。
苏轼的善政之举,影响深远,铭刻史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念。
密州,捕蝗抗灾,收养弃儿;惠州,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儋州的东坡医所,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不胜枚举。
凤翔、扬州,黄州,密州,杭州,惠州……到处是苏轼善政的足迹。
这徐徐展开的文化地理画卷,与之有关的印刻,不仅仅是人文地理的点缀,更是苏东坡道德风范的绵延,中华文明传承的象征。
这个人的山河之恋,成为中国文化版图的一部分。
他的足迹、功德,寄寓于民间,散播于海内外。他怀抱经世济民之心,而人民,也赐予了他以厚报——至今,苏轼的文章歌赋,仍然被广为传颂,人们所获得的,岂止是辞章的优美?
第三幕 兄弟同契,家风永传
【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今在中国人的心灵回响。真挚的情谊,高贵的襟怀,浩然之气,一泻千里。
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这首千古绝唱是苏轼思念弟弟苏辙的作品。
当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更多了一份对人间亲情的眷恋。
亦师亦友的兄弟二人,创造了不朽的佳话。
苏辙19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苏辙为人沉静简洁,正如苏洵在《名二子说》中提示的那样:与哥哥的豪放形成反差。但在大是大非的正义抉择面前,兄弟两人总是毅然决然地站在一起。
苏轼苏辙俩兄弟的感情至深至情至性,苏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称弟弟“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兄弟情谊,不仅源自血脉,更来自家国理想,千百年后,慷慨文辞,仍然令人动容。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当时苏辙已到知天命之年,苏轼仍然一再叮嘱他不惧辛劳、不辱使命、不忘家国、不要自傲: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密州超然台,铭刻着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苏轼的《超然台记》和苏辙《超然台赋》。从走出“小我”的超然,可以窥见苏氏兄弟的精神境界。苏轼写道:“人之常乐者,盖游于物之外矣。”今天来看,“游于物外”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智慧,更是一种浩然正气。这种正气,这种优美的人格与情操,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于自觉的陶冶,来自于家国情怀和忧民之心。
这种情怀也传承给苏门子孙。苏轼有三个儿子,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风骨卓然,没有辱没先人。苏轼曾在他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赠予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刻上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为父对儿子的教诲,字字珠玑:爱民如子、勤政廉洁。
眉山市民、全国文明家庭代表 李俊英:
三苏的乐善好施、孝慈仁爱 非义不取,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我们眉山更是如此。在我看来,好的家风就是播啥种子结啥果,是爱的给予,是爱的付出。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苏氏家风家传,超越了一宗一脉的意义,已经载入中国人的口碑。抑扬顿挫的吟诵,大量的圣贤遗迹,至今仍然鲜活的传说,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传扬着历代传承的道德精神。
三苏魂魄在,万古大江流。从这些图影中,我们可感受到“大江东去”的豪迈节拍?
【和声吟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三苏祠·晚香堂
●“三苏”家风家训摘编
孝慈仁爱
少而孤则老者字①之,贫而无归则富者收之。而不然者,族人之所共诮②让也。
——摘自苏洵《苏氏族谱亭记》
【注释】
①字:作动词义,抚育,养育。
②诮:责备,谴责。
【译文】
如果有年纪幼小的孤儿,那就由族中成年人来抚育;如果有贫穷而无家可归的人,那就由族中富有的人来收养。要是有不这样做的人,那么全体族人都要来谴责他。
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
——摘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译文】
侍奉父母要尽到最好的孝心,兄弟之间要互助关爱,与朋友相处要坦诚守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别人要宽宏大量。
读书正业
侄孙近来为学何如?想不免趋时。然亦须多读史,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所学便为弃物也。海外亦粗有书籍,六郎①亦不废学,虽不解对义②,然作文极峻壮,有家法。二郎、五郎③见说亦长进,曾见他文字否?侄孙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柳文。有便,寄近文一两首来,慰海外老人意也。
——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之三》
【注释】
①六郎:苏轼幼子苏过。
②对义: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③二郎、五郎:分别为苏轼长子苏迈、次子苏迨。
【译文】
侄孙你近来学习怎么样?恐怕也避免不了赶潮流。即使这样也必须多读史书,务必使所作文章的文采和实际内容相一致、相符合,能有实用价值才算好文章。不要一旦得到科名以后,便认为平日所学的东西就再也没有用了。我在儋州(今海南)也略有一些书籍,六郎苏过在我身边,他没有放弃学习,虽然还不太会写科举考试中解读经义的文章,但所作文章语气高昂雄壮,有家传的法度。二郎苏迈、五郎苏迨均没有在我身边,听说在做学问方面也都有长进。你曾见过他们所写的文章没有?你要熟读《汉书》《后汉书》和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如果方便的话,寄你最近所作文章一两篇来,以安慰我这个远居海外的老人。
修身立德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①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②,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名二子说》
【注释】
①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②辙:车轮压的痕迹,车轮印。
【译文】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对于车子都各有所用,唯独车前可凭扶的横木,却好像没有用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子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轮印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却从来都不参与其中。虽然这样,车毁马亡时,却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很好地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三苏祠·瑞莲池
非义不取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
【译文】
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
苟①非吾之所有,虽②一毫而莫取。
——摘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释】
①苟:倘若。
②虽:即使。
【译文】
倘若本不是我应当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去求取。
忠贞报国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解读】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鼓励弟弟要不辞劳苦、不辱使命、不忘家国、不要自傲,勇于完成出使任务。全诗意象生动、感情真挚,抒写了兄弟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苏轼《砚铭训①》
【注释】
①砚铭训:苏轼在送别长子苏迈去做县尉时,曾赠予儿子一方砚台,并在砚台上刻了四句铭文。
【译文】
用这方砚台学习圣贤之道,应当经常是如饥似渴的;用它追求上进,应当经常有所惊醒;用它书写治理财政的规章,应当经常考虑多给予民众利益;用它书写狱文,应当经常想到多给予犯人悔过自新的机会。
豁达乐观
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讯。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瘁,不复如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得书久矣。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又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忧。
——摘自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之二》
【译文】
侄孙元老秀才:很久没有通音讯了,不知最近身体可好?四川的家人,都得不到他们安好的消息。我住在海南岛,情况一如往昔,只是近来生病,瘦了一些,不如往日那样健壮了,不知道这剩下的岁月还能不能与你再见面。循州和惠州也很久没通音讯了。贬谪在外的凄凉孤寂,我不说你也明白。加上海南岛连年荒灾,吃饭生活等事很是艰难,泉州和广州的商船也很久没来了,因此连药品、咸菜、鱼酱等物都缺乏了,穷困到这种地步,只有听天由命了。我和儿子苏过相伴过日,好像两个苦行僧。不过心中依然超脱自得,没有改变心意,你知道了这些,也不必替我们担忧。
三苏祠·启贤堂
●专家观点
曾枣庄:兴衰无不本于闺门
苏门三父子,一门三杰,可谓前无古、后无今。然而,如果没有一些优秀的女性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三苏父子恐怕很难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苏洵年轻时好游历大山,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大器晚成,他的这种转变与其夫人程氏的善诱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苏洵二十七岁时,程夫人对他说:“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并且说到做到,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还操持了全部家计,让苏洵专心读书治学。所以司马光在程夫人墓志铭中由衷赞美说:“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并进一步指出,程夫人不仅以其辛劳贤德和智慧成就其夫,还成就其子(苏轼、苏辙),成全父子三人共同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令司马光惊叹道:“兴衰无不本于闺门!”
但母亲能够陪伴儿子的时间是有限的。程夫人之后,陪伴、鼓励、见证苏轼兄弟成就大业的,是相伴他们生命始终的几位女性。先说苏轼,原配王弗颇有文化,聪明而又沉静,苏轼读书,她就陪着“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往往能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也“略皆知之”。她还经常劝苏轼不要同那些脚踏两只船,完全根据苏轼的意思说话的人交往。对那些急于同苏轼亲近的人,她常说“恐不能久”,因为与人交往快的人往往抛弃朋友也很快。继室王闰之也十分贤惠,她对王弗所生的苏迈和自己所生的苏迨、苏过完全一视同仁,“三子如一,爱出于天”。最著名的当然还数苏轼的侍妾朝云了,也姓王,苏轼为杭州通判时跟随苏轼,生有一子。朝云还是苏轼的知己,很能把握苏轼的特点。苏轼贬官岭南时,朝云随他来到惠州贬所。苏轼《蝶恋花》词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之句,朝云很喜欢这两句词,“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病亟,犹不释口”。三位王姓女性,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苏轼背后的女人吧。
苏辙之妻姓史,比苏辙还晚五年去世。苏辙《寄内》诗说:“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身居穽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史氏一生随苏辙升沉浮降,时谪筠州,时谪岭南,“忧深责重乐无几”,也是患难夫妻啊。
陪伴三苏父子一生的几位优秀女性,难道不能启发当代女性深思一个亘古永恒的问题:怎样为人母?怎样为人妻?很显然,与三苏父子生死相伴的几位女性,有这样一些共同之处:都很“正能量”,都有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决不投机取巧的优秀品德;都能吃苦耐劳,无论丈夫、儿子顺境逆流,都相依相伴不言弃;知书达理,唯其知书达理,才明智、才坚定,才不以顺逆改变对丈夫、儿子的态度,因为她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无悔自己的命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家庭,无论男女,如果其凝聚力完全受利益支配,受利益左右,那所谓“和”,也是没有多少根基的利益之“和”,一旦利益发生变化,家庭就会松散,会支离,甚至破碎。因此,景仰三苏,远不仅仅是品他们的诗、读他们的文,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的为人,同时也不妨敬仰那些成全了三苏、具有高风亮节的女性和他们的朋友们。(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曾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