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家训是美好的品德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及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家训因背景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
家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杨宋兰出生于漾濞县富恒乡的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民家庭,其父母是目不识丁、老实忠厚的庄稼人,曾因为不识字,没少吃亏,但怀着“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家风,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庄稼供子女上学。子女多,支出多,仅仅依靠地里的庄稼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孩子们上学的学费或遇到头疼脑热的医药费等怎么办呢?其父亲就回舅舅家和亲戚朋友借,加上平时的省吃俭用东拼西凑断孩子们的后顾之忧。60、70年代都一样,孩子多负担重,日子清苦,舅舅们的生活也不宽裕,但是他们看得出杨宋兰父母“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的决心,几个舅舅再苦再难也都“慷慨解囊”。就这样借了还,还了借反反复复持续到年长的哥姐能照顾弟妹的时候。
后来日子有些好转,家里可以吃“两掺饭”了,但发生在杨宋兰二哥身上的一件真实事件对她刻骨铭心。事情发生在她二哥读中学的时候,那时上学没钱没粮票就得自己交粮食到学校食堂,交米的就得吃米饭,交玉米的吃玉米饭,她二哥肯定就是那位得吃玉米饭的学生了,有个月由于没有带够粮食,离回家还有两天就断粮了,怎么办呢?和同学借吧大家都一样,带的口粮还不够自己吃。和老师开口吧,不是给老师增加负担吗?总之难以启齿,可怜的他二哥用白开水拌油烫辣椒面熬过了两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孩子还真有点“伤”啊!
在他们家有些不成文的规矩,饭桌上好的食物要给老人和孩子,而且好的食物要等家里来客人才吃,吃饭时间有意支开我们,怕家里姊妹多,不小心在客人面前失礼。有件事让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小时候杨宋兰的小哥考了她个问题:“如果家宰了鸡,我们得吃什么?”,杨宋兰一一说道:“鸡头、鸡腿、鸡翘大人要看运程,小孩不能吃;鸡肚鸡肝鸡肠嫩要留给老人,小孩不能吃;鸡血吃了见到生人会脸红,小孩不能吃;鸡脚吃了写出的字会像鸡爪小孩当然不能吃;吃了鸡心会变傻小孩绝对不能吃;鸡翅吃了怕我们长大后各自飞不顾父母也不能吃……”最后杨宋兰对小哥说:“我们可以吃鸡身上的肉呀”;小哥却傻笑着说:“不对,家里面还有其他客人呀!我们只得喝鸡汤嘛”。杨宋兰也跟着傻笑了。
家训:不贪、不盗、不赌
说到家训那就是“不贪、不盗、不赌”。小时候父母的管教是十分严厉的,每次出门他们那些简单朴素的口头禅如雷贯耳:“在学校里面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好好学习,我们就是因为不识字才吃了那么多亏;好好听老师的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小时偷针大来就偷牛盗马了;多和品行好的人交往,不要学坏,不要赌博,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会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长大后杨宋兰家的八个子女都以不同的身份在各自岗位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说不是出类拔萃,但至少对家庭和对社会都是有用的人。如今杨宋兰的母亲已过世,父亲也到耄耋之年,但依然教育着子女们,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都不要有贪念,不要有“小赌养家糊口,大赌发家致富的思想”不要盗窃犯事,犯事会让几代人蒙羞。只有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做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人,一家人才能踏踏实实的过上好日子。父亲的谆谆教诲虽然不是华丽的词语,但字里含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杨宋兰的一生。
家风家训教育不容忽视,它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也许有人会质疑家风家训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与社会无关,也与国家无关,其实不然。俗话说:“人到一百,形形色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受部分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法纪,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走上不归路,表面看来这是个人无视法纪败坏个人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细细品味无疑是家风损坏、家训缺失的结果。(漾濞县纪委 施雪贵 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