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优良党风政风的凝聚和引领下,在脱贫致富奔小康惠民政策的感召下,一股股温暖人心的清风吹拂着无量山、哀牢山深处的村村寨寨。进入景东县文龙镇文录村保谷田村民小组的道路虽然路面不宽,但铺了水泥。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寨子也并不平整,有些凌乱的烤烟房和农家必备的柴垛、瓜架等,与无量山上的其他山村没有多大区别。但寨子里那些已经开始发新叶的核桃树和路边园圃地里长势很好的洋芋和蔬菜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地肥人勤的地方。
刚进寨子,看见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正坐在路边看一个年轻人拌沙灰,看见我们进村,主动打招呼说:“你们要去哪家,到我家喝水嘛!”正在干活的年轻人也歇下手中的活计与我们打招呼,请我们到他家里去坐坐。
我们是慕名而来的,主要就是想体验一下“传说中”的保谷田民风到底有多淳朴。在村头整洁明亮的村民活动室内,我们与几位村民拉起了家常。他们如数家珍,给我们介绍了寨子里的发展变化和好人好事。
蔡正勇是保谷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他首先回忆了小时候寨子里贫穷的样子,当时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有的外人还拿他们的寨子名开玩笑,叫他们寨子“瘪谷田”。据蔡正勇说,保谷田寨子开始有变化是在1998年之后,当时保谷田得到了上海帮扶,在寨子里进行建厕改灶,发展产业等一些小项目实施。上海的帮扶项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首先使保谷田人从观念上得到了改变,特别是改变了看山愁,看水愁,看着人更愁的状况,村民们逐渐觉醒过来,明白了只有卷起袖子干才有出路。
文录村党总支书记杨明显感慨地说:“保谷田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靠苦出来的。这几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党员干。”村民小组长蔡正林是保谷田的致富能手,除了种好自家的田地之外,还到文井镇租了200亩地种烤烟、洋芋,每年的收入不菲。他致富不忘乡亲,带着大家一起干,成立了保谷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们专业合作社每年到丽江购买洋芋种子,运回来后按原价卖给寨子里的乡亲,其他寨子在洋芋种植方面遇到技术难题请教他们,他们会无偿地前往指导。
2017年3月6日,内蒙古包头市的洋芋经销商段老板从网上看到保谷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售洋芋的信息后来到保谷田,这是保谷田今年接的第一个大订单,大家都希望能把自家的洋芋趁早卖掉。但是,当看到郭荣奇焦急的样子,大家都知道,郭荣奇已经好多年没有在寨子里生活了,只是看到寨子里种洋芋有收益,才回来种洋芋的。合作社负责人提议,还是先帮老郭家把洋芋卖了吧。于是,大家都离开自家的洋芋地,来帮郭荣奇家挖洋芋和装箱,当老郭拿到一叠经销商付给的货款时,憨厚的脸上堆满笑容。
保谷田的洋芋由于品质较好,受到经销商的青睐,以往主要是销往北京和武汉等地,销往内蒙古还是第一次。这次段老板拉走了23吨,并与保谷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签下长期合作协议。看到这里的民风比较淳朴,村民比较诚信,他决定,今后不再来人,打款过来后让保谷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直接给他发货。第一次合作就得到内蒙古商家的好评和信赖,合作社负责人告诫相关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按要求供货,绝不能让保谷田的牌子倒掉。
“保谷田52户人家200多人中,有大车4辆、农用车3辆、小汽车20辆、三轮摩托车40辆、两轮摩托车50辆,但人人都是持证驾驶,没有无证驾驶的。”保谷田村民小组长蔡正林介绍说。在山区农村,村民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摩托车,最让交警和乡村干部头痛的是摩托车无证驾驶问题,想不到在保谷田已经不是问题。保谷田村民小组还出台了一项新规定,从2017年起,村民孩子满周岁、老人做寿、生病住院看望等事项不准再请客设宴,遇到娶亲嫁女也要求宴席从简,这项规定实施后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宴席从简好不好,我给你们算一算,少做十家客,可以买一窝小猪儿,一年算下来,耙地机可以买一台,三年四年省下来,经济林木栽成排。”这是由保谷田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农村宴席从简》中的台词,这个由村民小组长蔡正林和他的妻子伍玲及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委员、副理事长蔡莲艳联合演出的小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现了农村存在的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之风给村民带来的无奈和村组党员带头抵制大操大办之风,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保谷田村民小组还有一个深受欢迎的小品《小犟戒赌》,与其他村民小组编排演出的小品《懒婆娘争低保》等成为村里文艺联欢的保留节目。
保谷田村民小组60多岁的村民武汉墨,他家的地刚好在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景高速公路规划区内。在征地前,一个外地老板来跟老武商量,让老武把地租给他,排上树苗,到政府征地时,得到的苗木补偿款分给老武一半。面对这样的诱惑,老武不假思索地对他说:“这是国家搞建设,昧良心的钱我是一分都不会要的,我家的地也不可能租给你去赚黑心钱。”武汉墨的这一举动在无量山上被传为佳话。据文录村支书杨明显介绍,由于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加上宣传教育到位,经过文录村近五公里的高速公路规划区内,没有一家利用排树苗的方式多套取国家补偿款。公路勘探施工人员在武汉墨家门前打桩,用了他家好多自来水,施工人员提出补偿他一些损失,武汉墨说:“不用了,就算是我对国家建设和改善我们的交通状况出一点力。”
类似的情况在文井镇文光村也发生了,村里的160多亩好田在修景东到文东高速公路时被征用,但是在拆迁时没有一家“钉子户”,也没有出现上访等问题。
近年来,保谷田没有出现过喝酒闹事,小偷小摸和打架斗殴的情况,邻里团结和睦,相互帮助。村民蔡文福原来由于性格原因,加上家庭困难,过去从不关心集体事情,邻里关系冷淡,后来他的妻子在一场车祸中受伤落下残疾,还欠下几万元债务,这次不幸遭遇使蔡文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面对他家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小组干部和党员及时登门看望,开导说服,并带动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纷纷解囊相助。党员还带领群众帮蔡文福家挖洋芋、插秧等,使蔡文福深深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他家种了洋芋、烤烟,还养殖鸡鸭数百只,年收入3万元以上,家里还盖了新房。蔡文福也开始积极参加村组的公益劳动、会议等活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他还会及时伸出援手。
最让村民小组长蔡正林难忘的是,2016年6月20日这天,村民小组组织寨子里每户出一名劳动力,义务参加修小组的机耕路,那天雨下得很大,但村民们带着雨帽,披着蓑衣,参加了寨子里的义务劳动,蔡正林一点人数,全寨子50多户农户,没有缺席的。在大雨中,使蔡正林真正感受到了那句“支部说话有人听,党员干事有人跟”的话不是空的。
文井镇文光村为破解想致富找不到门路,想发展没有思路,有劳力没有技术等特殊农户的发展困境,推行党员干部精准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以常务家长帮扶的方式,向不同类型的17户家庭选派了14名常务家长,为这些家庭当家理财、把脉问诊、找准出路,实现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苏贤益 刘仕斌)